湾区智行 || 腾讯:以数字技术助力湾区智慧交通“先行示范”

发布日期:2021-07-02· 陈萌 刘晓烨
陈萌 刘晓烨

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湾区“双擎”之一,这是一座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也是一座科技新城。这里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发展,务实高效,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腾讯。


腾讯,1998年在深圳成立,至今已有20余年。说到腾讯,人们脑海里最先冒出的可能是“全民APP”QQ、微信,也可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近几年来,腾讯也在积极投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交通出行产业。


实际上,早在2013年,腾讯就从车联网领域入手参与到智能汽车生态的构建中,并在此后数年持续以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汽车企业、汽车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中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以此为契机,作为在深圳成长起来的本土科技企业,腾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大了对深圳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度参与了城市公众出行、用户服务、智慧机场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建设。


日前,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腾讯在智能汽车、智慧交通、低碳减排等方面所做的探索。


做好车企的数字化助手 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以及产业应用不断精进的大背景下,百年汽车产业走到了数字化升级的历史变革期。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趋势,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互联网科技与汽车产业互相影响、不断融合,腾讯希望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积极参与行业共建。


腾讯坚持开放、共建的原则,相信协同发展才能创造长久的效应。作为同在湾区扎根的企业,腾讯与广汽集团早在2017年就开启了战略合作,在车联网、出行服务、智能网联云平台等领域陆续落地。2018年,腾讯确立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逐步完善智慧出行战略发展路径,不断扩大车企朋友圈。腾讯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的生态车联网,现已发展到TAI 3.0版本。微信车载版、爱趣听、小场景等应用全面上车。目前,腾讯车联TAI生态车联网已经在长城、长安、玛莎拉蒂、奥迪、宝马等30多家车企的120多款车型上落地应用。与此同时,腾讯与车企的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汽车的研发、制造、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各模块和环节,都能够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创造更好的成果。腾讯与广汽合作的如祺出行,也已经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开通服务。


如祺出行产品车辆展示


2020年,腾讯发布腾讯智慧出行TIME生态计划,希望与产业链上的生态伙伴们形成价值链接,共建共创。钟翔平表示,汽车产业链非常庞大,上下游环节众多,为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每个服务环节之间的过渡力求做到通畅、连贯,而腾讯在这个生态中正可以起到一个连接器的作用。


钟翔平表示,年轻用户的需求很重要,他们是互联网原生一代,是掀动汽车市场变革的动力。年轻用户更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接触习惯移植上车,希望拥有个性化的出行和生活方式。而数字技术的演进,能够赋予汽车智慧,让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智能终端,具有交互和服务的能力,这正是腾讯所认为的汽车数字化升级的核心。


从车内的服务生态起步,腾讯智慧出行的生态已经拓展到覆盖出行全场景、全周期。钟翔平举例说,在腾讯车联合作的车型上,腾讯通过一个ID打通,让用户的服务体验能保持连贯,比如,车主在家里的设备上听的电子书,到车上可以继续听。腾讯基于小场景生态开放平台,可以连接广泛生态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便捷的将应用服务接入车载场景。在用车服务方面,腾讯也在不断拓展生态连接。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旨在形成车端和手机端之间的联通,让车主的加油、洗车、保养等都可以更加便利。


钟翔平强调,腾讯深知中外车企在造车领域积累了非常深厚的经验,非常值得腾讯学习和尊重。腾讯对自己的定位是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手和智慧出行产业的共建者,希望为汽车企业全链路数字化、用户服务全周期数字化提供助力。因此,腾讯的战略规划非常清晰,腾讯不造车,而是要以技术和服务帮助车企造好车、帮助车企卖好车、为终端用户做好服务。

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构建未来城市交通体系


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出行生态建设方面,深圳的先行探索不可不提,比如深圳坪山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等,为全国乃至全球汽车同行提供了范本。这其中,腾讯参与了深圳坪山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建设。腾讯结合自身在数字孪生、虚拟仿真、高精度地图、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示范区进行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智慧交通调度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深圳南山部分区域交通流数字孪生


据了解,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是全球首个立体化布局的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也是国际一流的智能网联交通产业创新示范区。这也即意味着,在示范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示范区建设中,不仅要考虑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体系建设,更要通盘考虑智慧交通的使用需求。所以从项目整体规划中,如何很好的融合传统汽车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智慧交通示范应用,并在一套体系中落地,对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钟翔平表示,“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将传统汽车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智慧交通应用的通用需求抽离出来,建设公用的通用能力平台,在此之上,根据不同方向使用需求的不同,打造独立的应用平台。这也是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规划为‘三区五平台’(封闭测试区、半开放测试区、开放测试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信息安全测试评价与服务平台、共性基础数据存储及分析平台、V2X网联化测试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前沿科技与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来建设的重要原因。”


谈及未来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的发展模式,钟翔平表示,腾讯理解的未来交通,是“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升级,让人、车、路、网、云之间数字化连接,以更好的交通调度、运营管理,为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早日实现理想,腾讯已然开始努力。2020年,腾讯升级发布了智慧交通战略“We Transport”,从建设、管理、营运和服务四个具体环节发力,助力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未来交通。


具体到管理和服务方面,交通综合指挥、安全和应急管理、缓堵等工作都需要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等数字底座的支撑。腾讯打造“一个数字底座和多个数字引擎”的模式,希望建立行业统一的、高速大数据底座,提供智能监控、养护、AI稽核、应急指挥调度、主动交通管控、交通态势感知预测等产品应用矩阵。再结合腾讯的用户触达能力,提升运营和服务水平,帮助交通各环节之间衔接更加紧密、服务更连贯,更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最终目标是,用户出行都通过一张地图来铺开。


助力多维度低碳减排 挖掘新技术应用场景


国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钟翔平表示,“双碳目标”是挑战也是机遇,互联网科技企业与汽车企业需要共同面对这个时代的命题。腾讯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发挥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助力行业绿色发展。


腾讯已经与多家新能源车企合作,提供各项智能化的车载服务,提升用车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助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汽车生产、制造、流通等链条中,数字化的连接会提高各环节间的运行效率,行业也在积极探索供应链碳足迹的捕捉,助力全产业链的减碳。


在智能驾驶的研发过程中,腾讯为车企提供虚拟仿真技术,即用虚拟测试的方式取代实际道路测试,以更高效低碳的方式,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落地。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能够为碳排放提供可测算、可规划的量化参数标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腾讯助力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调度管理进行科学预判和决策,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


乘车码实时公交查询


同时,腾讯也在公共出行服务方面提供数字化的服务,腾讯乘车码服务已经覆盖全国170个城市,拥有1.8亿用户,积极倡导公众以公交、地铁等低碳出行方式践行绿色生活。


记者了解到,深圳在碳交易和碳普惠领域在全国走在前列,而腾讯也希望在相关领域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展开合作,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探索碳普惠的模式创新。不久前,腾讯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战略合作,鼓励用户以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这也是腾讯立足用户,坚持创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一次尝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腾讯将紧随深圳的步伐,在新时代持续彰显活力和激情。


编辑:刘晓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