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IAA:全系带电 “奔驰”电掣
宣布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预示着奔驰的电动化进程开启“全面提速”模式。
9月6日,以“全员下场、全系带电”强势阵容亮相2021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IAA)的梅赛德斯-奔驰,再次向业界展现了向可持续出行“带电奔驰”的决心。
4款全球首发纯电车型亮相IAA 奔驰全系带电不是梦
本届IAA,奔驰携旗下全新纯电车型EQE、全新梅赛德斯-AMG EQS 53 4MATIC+、梅赛德斯-迈巴赫 EQS 概念车、EQG 概念车等4款全球首发的纯电车型亮相。至此,奔驰贯穿各个细分市场的全系子品牌车型的全面电动化成为现实。
此次IAA全球首发的全新纯电EQE作为品牌旗下第二款诞生于奔驰大型纯电汽车架构EVA平台的车型,沿袭了全新EQS的诸多设计理念。参数方面,全新EQE拥有WLTP工况下可达660公里、CLTC工况下超过700公里的续驶里程。全新EQE还搭载了宽度超过141厘米的MBUX超联屏、全新一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配备HEPA过滤系统的“畅新空气护盾”、可达10°的后轮转向系统以及全面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诸多功能。据悉,全新EQE将成为梅赛德斯-EQ首款基于EVA平台在华生产的车型。
当性能品牌与纯电动相遇,将碰撞出怎样“奔驰电掣”的火花?作为AMG品牌首款量产纯电车型,全新梅赛德斯-AMG EQS 53 4MATIC+的亮相,成让电动车驶出性能豪华新速度。AMG专用电机,输出功率达560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3.4秒,新车搭载AMG高性能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增强版,配合AMG冷却系统、AMG行驶控制增强版(AMG RIDE CONTROL+)、AMG声浪等技术应用,使纯电驱动下依旧AMG品牌的动力和性能不打折扣。而梅赛德斯-迈巴赫 EQS 概念车和EQG概念车的首发,诠释了奔驰在“全面电动”的转型中全体总动员的魄力。作为子品牌以及细分市场的顶级产品同样投身于“全面电动”的转型中,足以见得奔驰在加快电动化进程的决心。
“全面电动”转型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按照奔驰“全面电动”的转型规划,从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并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在2030年前做好全面纯电动的充分准备。
中国无疑是奔驰实现“全面电动”转型不容忽视的战略要地。康林松在本届IAA新闻发布会期间,专门对中国媒体和客户发出的一份“特别来电”中强调,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重要的研发创新前沿阵地,中国在奔驰迈向纯电未来的旅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表示,未来,戴姆勒将为中国客户带来更多电动车型,并持续加大对本土研发和生产的投入。今年,奔驰在华开启“EQ之年”,在中国市场奔驰的电动车型阵容将更加丰满。未来的几个月奔驰多款纯电动车型将陆续登陆中国市场,梅赛德斯-EQ旗下其它EVA平台的纯电车型也将随之亮相。“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在2022年为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的阶段性目标。”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说。
除了产品的持续投放,包括动力电池的生产、电芯技术的研发、充电网络的扩建等一系列计划的推进,也在与“全面电动”的转型相匹配。
按照计划,未来奔驰的电池产能需求将超过200千兆瓦时,在目前已投产或已规划的9座电池工厂组成的生产网络之外,奔驰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再打造8座电芯工厂。在充电网络方面,奔驰计划与壳牌合作扩展全球充电网络,到2025年,将在欧洲、中国和北美建成超过3万个充电桩,包括全球范围内超过1万个高功率充电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优秀电动汽车零部件和软件技术企业、供应商,也将成为助力奔驰实现“全面电动”转型的合作伙伴。
全面电动与实现利润目标同频
几年前,业界都在为电动化与企业盈利之间如何平衡而“一筹莫展”,如今,奔驰在开启“全面电动”转型的同时明确提出,将在纯电动时代致力于努力实现利润目标。
按照计划,奔驰在全面电动化提速的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降本方案,比如通过整体的电池平台、可扩展的电动车型架构,在提升标准化的同时实现成本的降低。通过这些方案的推行,预计未来奔驰的电动汽车整车的电池成本将有明显降低。按照“全面电动”的转型计划,2026年奔驰在内燃机及插电混动技术方面的投资将较2019年下降80%,在此基础上,奔驰预期纯电动时代的公司利润率将与内燃机相近。
“全面电动”的转型也加速了奔驰碳中和的目标达成。按照计划,明年,将共有8款奔驰电动车型在全球3大州的7座工厂实现生产。去年,以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建立的“56号工厂”已经启用,到2022年,奔驰乘用车和电池工厂均将实现碳中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