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集团的氢能“奇点时刻”
9月7日,现代汽车集团氢之日上提出截至2040年在交通及各个领域引入全新技术普及氢能的计划,并正式发布对氢能和氢能社会的未来愿景。
这一举动在行业内引起关注,毕竟现在满大街跑的是电动车,而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前景尚存争议。笔者不免想到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初的技术路线之争,后来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纯电车型成为主流。
现代汽车集团氢之日发布会的前一天,旗下整车品牌现代汽车,在今年IAA(慕尼黑车展)上宣布了“2045碳中和宣言”,明确了将采用“电+氢”的双线战略将企业碳中和承诺付诸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汽车集团是为数不多在混合动力(HEV)、插电混动(PHEV)、纯电动(BEV)和氢燃料电池(FCEV)所有新能源领域进行全面布局的跨国车企。那么现代汽车集团在这个时间点上,发布氢能愿景是要做什么?
新的战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发布会内容,“氢能愿景2040”是指在2040年前将氢能普及至“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
现代汽车集团还有阶段性的小目标:
1、现代汽车集团将在2028年率先成为全球首个旗下所有商用车型均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制造商;
2、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将拓展部署至移动出行以及其他各种领域,例如,城市空中出行(UAM)、大型船舶等;
3、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高性能概念跑车、应急救援车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现代汽车集团氢能移动出行产品集中亮相;
4、现代汽车集团将于2023年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提供100kW和200kW两种规格,相比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了30%,输出功率提升至2倍;
5、到2030年,现代汽车集团以实现氢燃料电池车(FCEV)的价格与纯电动汽车(BEV)相当为目标,确保拥有价格竞争力。
小目标很多,每一项都十分困难,但现代汽车集团有所准备。就拿单车成本来说,现代汽车集团的工程师们通过不断的研发与材料的进步,已经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相比于最开始降低了近98%,并且寿命大幅增加。
在氢能源领域深耕20余年的现代汽车有强烈意愿、足够实力来普及氢能源汽车。发布会上,现代汽车集团展现了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多款商、乘氢能源概念新车,展现出强大研发能力和技术积淀。
此外截至2020年10月,全球首款量产的专用燃料电池SUV车型NEXO在韩国本土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万辆,成为全球首款在单一国家销量过万的氢燃料电池车型。NEXO销量一路高走,在2021年5月的最新统计数据中,NEXO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最畅销氢燃料电池车。
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这样评价中国新能源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其氢燃料电池车市场也有望快速增长。幸运的是,现代汽车集团同时拥有这两种技术。我们将凭借行业领先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继续努力以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非常看好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战略中,纯电动和氢能不是“油水分离”的对立两者,而是相辅相成的“组合拳”。现代汽车集团更希望以氢来作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新能源赛道脱颖而出,甚至实现由整车制造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出行方案提供商的蜕变。
时机准确,中国政策提供加速度
相较于纯电路线,氢燃料电池本身就拥有先天的优势。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零污染的特点,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路线,有望在长距离续航和商用大功率场景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随着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方式越来越高效,能量的来源有了保障。然而能量的储存需要更加高效的方式,而氢能源将成为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方式,将多余的电用来电解制氢,然后进行储存,所以说未来氢能源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储能载体。
现代汽车集团在发布会上表示,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可以产出氢气,发达地区能够将其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中国似乎也在逐步提高氢能源的地位。
2020年10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其中提到2030年-2035年,将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也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并将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对于中国氢能市场的前景,现代汽车集团早有洞察。现代汽车集团燃料电池业务负责人金世勋表示:“我们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之一。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中国政府、相关企业对这种产业发展愿景的坚定和推进速度。”
今年,氢能作为重要的新能源技术方向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中国氢能产业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以下简称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批复同意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
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加氢站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行业共促的新起点
氢能源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需要行业的共同推进。
截至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也在大力推进氢燃料汽车发展,包括长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等企业都在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集团在本土化方面也进展迅速。
今年3月,现代汽车在广州成立了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与销售基地,同时这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命名为“HTWO 广州”。未来,全球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NEXO也将尽快引入中国。
可以说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战略制定、技术产品研发、前瞻技术研究和氢能产业制造等氢能事业的布局与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分布高度一致,站在在了新风口上。
目前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整体竞争格局尚未发生变化,现代汽车和丰田汽车仍处于全球前列。国内的氢燃料汽车多集中于商用车领域,包括大中型客车、轻型货车等,整体保有量还比较低。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方面,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总体上还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笔者认为,凭借此番战略,现代汽车集团成为国际品牌在中国氢能源建设战略层面的先行者。时机适逢其会,政策因利乘便,技术逐步成熟,可以说现代汽车集团找到了自身在新能源进程中一个细分领域的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