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 与用户共创数智“心”汽车
近日,长安启源CD701从1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IF设计大奖”与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这已经是2024年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第二次为长安汽车赢得殊荣。就在一个月前,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上,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团队荣获本届盛典惟一的“年度先锋设计团队”大奖。
从籍籍无名到斩获国内外大奖,从一年设计4、5款车型到为4、5个品牌每年设计4、5款车型,从4个人到1000多人,从重庆走向世界,20年来,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壮大。
近日,记者在长安汽车科技产业园,深度采访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核心团队成员,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新汽车设计。
中国速度驱动中国汽车设计飞速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中国车市连续十五年跑赢全球车市,跑出中国速度。
2024年,中国车市更是加足马力向前跑。今年,中国市场将会有200多辆新车上市。长安汽车也将发布9款新车,包括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中型轿车E16、可变形的数智新汽车E07、深蓝硬派SUV G318、深蓝C857、长安启源C798等。
自去年10月加入长安汽车以来,长安汽车副总裁克劳斯·齐乔拉惊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他认为正是中国速度驱动了中国汽车设计的飞速发展。
“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快速发展、迭代升级的渴望和对数字产品及新技术的接受度远超于其他国家消费者,这是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最大的差别。这就要求中国车企的设计能力要强于国外车企。”克劳斯·齐乔拉说。
为了满足中国客户需求,中国车企一直在提升汽车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设计在产品快速迭代升级起到关键作用,在中国车企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克劳斯·齐乔拉认为,长安旗下子品牌阿维塔、深蓝、启源的成功都离不开优秀的汽车设计的助力。
倾听用户 新汽车也是“心”汽车
设计出一款让用户看到就能感叹“哇塞”、就想买的汽车,是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所有设计师的目标。
“过去,汽车设计基于市场;现在,汽车设计基于用户。”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邓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悉,目前长安汽车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用户联络体系,与成千上万用户保持长期、持续沟通。同时,长安汽车还建立了用户体验中心,深入用户群体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将诉求落实到产品开发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不少传统车企在产品上市后就不再关注用户反馈了,但长安汽车却持续为用户服务,培养出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还从产品定义开始,就将用户反馈的问题纳入整个开发过程中,形成公司品牌、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克劳斯·齐乔拉说,“尤其是电动汽车,它与智能手机类似,已经是一个能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生态系统。在服务过程中,车企要让用户感受到快乐舒适。”
“情绪价值”已然成为汽车设计的核心价值观。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总经理米梦冬则旗帜鲜明地提出:“过去,汽车设计是‘形式追求功能’,现在要‘形式追求情感’。追求情感,就是要将汽车的交互体验与物理设计进行融合。”
米梦冬把追求情感的设计称之为“心流设计”。过去,ICT行业、PC行业都强调心流设计。如今,我们把“心流设计”应用到新汽车设计上,即用户在使用汽车的全场景全旅程的体验设计。
“我们一直认为与用户共情非常重要。”米梦冬说,“汽车设计师不仅要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他们要理解公司文化,设计出与公司文化一致的产品调性;他们要懂得承接产品的用户群,才能设计出用户喜爱的产品;他们还要对自身设计水平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三点,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
AI技术赋能 设计边界持续外延
今年春节刚过,视频大模型Sora的诞生震惊世人。AI生成式技术再一次成为全民热点。事实上,AI技术早就已经开始赋能汽车,为汽车“强身塑魂”。
“AI智能技术让智能网联汽车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邓鑫说。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的交互体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邓鑫举了个例子:有一次,他加班,很晚才下班。当他进入车内时,智能座舱和他说:“今天工作辛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在那一刻,邓鑫觉得很温暖。
此外,AI大模型还能大大提升产品研发效率。长安汽车正在开发自己的大模型工具。在汽车设计方面,AI大模型可以突破人类思维的惯性,拓宽汽车设计的边界,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设计师一定要积极拥抱AI工具。它可以讯速生成效果图及视频。虽然目前跟我们想象的还存在差异,不一定能够完全为我们所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大量训练,喂养,让它能更好地理解人和环境,进一步贴近长安汽车的品牌调性。”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高级经理陈寿鹤说。
新汽车设计考验体系能力
“软件定义汽车,场景驱动设计、共创创造价值。”这是米梦冬总结的最新汽车设计理念。“软件定义汽车”是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场景驱动设计”实际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场景定义汽车;“共创创造价值”是创造设计师与用户圆桌讨论的模式,通过圆桌讨论定义用车场景,从而设计出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的产品。
由此可见,在智能化、网联化时代,汽车设计不再是过去单纯的造型设计,它更是汽车生态设计,同时也更考验车企设计团队的体系能力。
“体系能力的优化和强大,不仅不会约束设计师发挥其创造力,还会更好地支撑他们进行创意设计。”作为长安汽车设计团队的掌舵人和管理者,米梦冬十分看重体系能力建设。他告诉记者:“最初,很多设计师也不理解为什么汽车设计中心还需要做那么多体系流程管理,认为这么做压抑了他们的创新力。但实际情况却是,体系能力强、流程管理顺,能够让设计师免于日常结构化工作所扰,有更多精力进行浪漫地想象和创作。”
汽车设计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除了流程设计,还包括品质体系、长安子标签、子体系、内外饰实际体系、前瞻设计储备等。“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打造两个子体系:一是品质美学,通过提升产品品位,实现产品溢价;二是体验标签,即长安汽车能够让用户产生宝贵的心流体验。传统的汽车设计偏重视觉效果,现在的汽车设计则是要让用户五感链接。从颜色、材质到肌理纹理,从灯光工程到氛围声、车内香氛,长安汽车要实现与用户多维度的五感链接。”米梦冬说。
现在,中国车企已经培养出中国设计力量。在长安汽车,中外设计师的智慧碰撞、中外多元文化的融合、全球资源的合力推动,都在彰显中国汽车设计的强大和自信。米梦冬认为,长安设计不仅是长安汽车的,更是中国汽车设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