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驾驶辅助系统谁领风骚——记《中国汽车报》第十七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高阶驾驶辅助评价活动

发布日期:2024-09-19· 中国汽车报网 张忠岳/文 闫哲/图 编辑:郭晨
张忠岳/文 闫哲/图 编辑:郭晨

金秋送爽,9月的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拂,携带着丰收的喜悦。回顾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67.4万辆与1876.6万辆,较去年同期实现了2.5%与3%的稳健增长,标志着行业持续向好的态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内,配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销量占比已突破半数大关,智能配置不仅深刻改变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更成为消费者购车时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因素。智能座舱的舒适度与智能驾驶功能的日常使用频率显著提升,彰显了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
  在此背景下,一场汇聚行业焦点的盛事——由《中国汽车报》携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共同策划的“《中国汽车报》第十七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高阶驾驶辅助系统评价活动”(以下简称“评价活动”)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举办。评价活动的核心聚焦于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综合评价,历时3天,测评团队以专业、公正、全面、细致的态度,对市场上10余款备受瞩目的热门车型进行了深度剖析与严格测试。
  评价活动不仅是对车辆技术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的一次深刻洞察。通过模拟真实驾驶场景,测评团队细致入微地考察了各车型在复杂路况下的辅助驾驶性能、安全响应速度、智能交互体验等多个维度,为消费者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购车参考。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安全、便捷,为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享受。

“权威媒体+专业机构”
  在评价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致辞。他回顾了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作为《中国汽车报》的标志性品牌项目,已成功举办十六届,累计测试车型超过400款,总测试里程突破10万公里。这一辉煌历程不仅是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更是汽车消费趋势深刻变迁的忠实记录。通过紧跟行业脉搏,紧贴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测评体系与形式,《中国汽车报》始终站在汽车技术创新的潮头,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贡献着专业媒体的力量,积极引导汽车消费新风尚,树立理性消费的新标杆。
  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国汽车报》今年对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分站制模式,围绕驾驶辅助、越野性能、低温适应性等多个维度,在全国多地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专场测试。首站即聚焦于高阶驾驶辅助系统,针对消费者最为关注且实用性极高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自动变道辅助系统(ALC)、自动泊车系统等功能展开评测,力求打破技术迷雾,为消费者提供清晰、客观的购车指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价活动得到了中国汽研的鼎力支持,双方首次携手合作,共同为活动保驾护航。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权威评价认证机构,中国汽研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为汽车产品的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次合作,不仅实现了“权威媒体+专业机构”的优势互补,更将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国汽研河南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伍伟表示,中国汽研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力量,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驱动汽车工业发展,积极履行政府助手、企业伙伴、消费者顾问的多重职责。他表示,中国汽研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和服务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河南凯瑞车辆检测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作为本次评价活动的举办地,其背后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该公司由中国中检下属的中国汽研与黄河交通学院强强联合组建,拥有河南省首个国家级汽车领域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中心集试验室与试验场于一体,构建了国内领先的车辆检测体系,包括整车试验室、排放试验室、安全试验室等多个专业试验室,以及涵盖110个智能网联测试场景的综合试验场。这些设施不仅为本次试驾活动提供了出色的测试环境,更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测试环节力求真实
  本次评价活动汇聚了当前车市的诸多明星车型,包括红旗HS7 PHEV、方程豹豹5、腾势D9、小鹏X9、理想L9、问界M9、蔚来ET7、魏派蓝山、深蓝S07、岚图梦想家以及凯翼iHD在内的10余款车型,它们均搭载了前沿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共同角逐于这场科技与性能的盛宴。
  为确保严谨性与权威性,本次评价活动汇聚了两大权威力量:中国汽研的精英工程师团队担纲测试执行,他们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每款车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估;同时,中国汽车报的资深编辑记者团队则负责全程记录与观察,用镜头和文字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传递最真实的声音。
  评价活动划分为两大板块,旨在全面检验智能驾驶系统的综合能力。实用性测试在开放道路上展开,模拟真实驾驶场景,涵盖快速路、城市路段等多种路况,重点考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与车道居中辅助(LCC)的泛用性,即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而功能性测试则转战封闭道路,利用可控环境变量对系统边界进行深度探索。测试内容涵盖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自动变道辅助系统(AL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居中辅助(LCC)的场景测试以及自动泊车系统,每一项都旨在挖掘系统潜能,验证其在极限条件下的表现。
  智驾系统从有到优
  实用性测试的核心聚焦于车辆在高速与城市快速路上的领航辅助驾驶能力(NOA),结果令人瞩目。测试期间,搭载NOA功能的车辆不仅在高速路段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与精准性,即便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快速路上,面对频繁的起停交通,亦能游刃有余。它们凭借先进的环视摄像头与超声波雷达技术,精准捕捉周边车辆与行人的动态,有效预警并适时制动,极大缓解了驾驶者在拥堵路况下的身心压力。
  高速路段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测试车辆精准识别车道线,保持车辆稳定居中行驶,即便在蜿蜒曲折或复杂多变的路况下,亦能确保行驶轨迹的准确无误。同时,其智能巡航系统根据预设速度自动调节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面对前方车辆减速时,迅速响应并自动减速,有效预防碰撞事故的发生。
  功能性测试环节,测试车辆同样不负众望,特别是在AEB测试中,无论是面对静止车靶还是人靶,在20~60km的不同时速下,均能实现及时且一致的介入,刹车反应迅速且平稳,充分验证了其高效可靠的安全性能。自动泊车功能的测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测试车辆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轻松应对各种泊车挑战,提供多样化的泊入泊出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泊车需求,极大提升了泊车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尽管各车企在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丰富度与单项性能上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这一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迈进。值此《中国汽车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中国汽车报》将继续依托全媒体平台及年度消费车型试驾等活动,积极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