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新”制胜
“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全球市占率有望稳居七成以上,产能出海经略全球,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步伐更加坚实。这是12月5日,赛迪顾问发布的《赛迪顾问“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判断。
产业链由大向强,全球竞争力再升级
《赛迪顾问“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新能源汽车》提出,中国已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在电池材料、电池、整车等环节形成了明显竞争优势,多项产品产量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保持当前优势,持续助力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产量均居全球之首,“十五五”时期降本增效或成行业“主旋律”。当前,中国在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领域均牢牢占据国际产量绝对领先地位,其中2023年负极材料产量占全球90%以上,电解液产量占全球85%以上,隔膜出货量占全球80%左右,正极材料占全球60%左右,已形成了明显的规模优势与成本优势。在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十五五”时期电池关键材料或将加速向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非头部企业竞争力或将进一步被削弱,面临更大生存压力,数智转型、降本增效或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动力电池全球占比超六成,“十五五”时期下一代电池产品是“关键一战”。当前,中国在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其中,中国动力电池产品的市场份额为63.4%,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随着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下一代电池产品加速产业化落地,“十五五”时期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改变,如何抢抓下一代电池产品发展关键窗口期、加速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已成为中国保持动力电池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电控系统算法已具备一定优势,“十五五”时期产业配套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在电控系统上不断投入研发并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算法层面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五五”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电控相关配套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形成更加完善的供应体系,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亦将进一步提高。
整车国产品牌已具备较强竞争力,“十五五”时期新能源汽车整零关系或将发生重大转变。“十五五”时期,新能源汽车整零关系或将转变为网状共生、多态并存、开放合作的新型关系。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2023年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57.3%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资源。但近年来,安徽、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也正大力加码,扩大整车产能。“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将以东部为引领,但中西部有望依托整车厂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均衡发展。
企业“押注”新产品 技术引领靠电池
截至2024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数量达到103.9万家,其中上市企业1379家、高新技术企业1.9万家。“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仍将持续增长态势,动力电池、整车等环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布局增量市场、加快新产品研发成为两大重点方向。
动力电池企业“马太效应”凸显,“十五五”时期将有更多厂商谋求“第二增长曲线”。现阶段,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已进入高度竞争阶段,市场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2023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厂商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半壁江山,行业前十名企业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累计超过90%。“十五五”时期,随着下游用户对动力电池综合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动力电池“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具有更强制造能力、更低生产成本的优质企业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而更多厂商或将谋求“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于特定的细分市场,以避开与头部企业的直接竞争。
整车企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十五五”时期多方势力“混战”将更加激烈,出海成为“必选项”。近年来,“价格战”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关键词,在价格战硝烟的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一超多强”格局已成。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已具备相对领先的优势,为高质量“走出去”奠定了扎实基础。“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的竞争或将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企亟需利用自身成熟的技术、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充换电服务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十五五”时期下沉市场将成为竞争焦点。近年来,中国充换电服务市场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十五五”时期,充换电服务市场头部企业间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一线城市和主要城市的充电设施逐步完善,下沉市场将成为充换电服务企业的新蓝海,头部企业或逐步将业务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县城甚至乡镇,以抢占下沉市场份额,并针对下沉市场的特点推出更多具性价比的充换电解决方案。
中国经过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布局,在“三电”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总量均位居全球首位。“十五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水平有望大幅提升,在电池领域有望形成明显技术优势。半固态电池 “十五五”时期技术水平与装车进程有望领跑全球; “十五五”时期800V高压平台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并成为主流。
《赛迪顾问“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新能源汽车》提出,“十五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把握“1个核心”,围绕整车推动全产业链式发展;“2个服务”,构建全流程良好营商环境;锚定“2个市场”,助力本地品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