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
“现场聆听了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表达了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心得。
“我们将秉持零碳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布局零碳工厂、零碳电网、车网互动等示范项目,为构建高效、清洁、安全的零碳生态,助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曾毓群说,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要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曾毓群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电站累计装机达73.8GW,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已经超过抽水蓄能装机规模。
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曾毓群也发现,我国储能市场的参与机制尚不够完善,国内新型储能还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的问题。他提出,储能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储能产业的高水平运用。比如,电能量市场电价浮动区间较窄,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尚未打通,仍作为“成本项”在电源侧零和博弈;新型储能容量电价实施细则尚未出台,项目补偿难以落实;部分储能并网运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寿命跳水、容量打折等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调度运用。
曾毓群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既要做好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的工作,也要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在他看来,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主要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
在电价机制方面,他认为,要拉大峰谷价差,为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创造合理的盈利空间。基于现行的电价机制,扩大电能量市场交易电价的浮动范围,让电价有效反映时点电能量供求关系。
在成本疏导机制方面,要丰富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分摊,让储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导。增加爬坡、系统惯量等充分发挥新型储能技术特点的服务品种,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所需调节能力。同时,电力辅助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推动所有受益主体共同分摊。
在完善容量补偿机制方面,应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和实施细则;在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方面,曾毓群建议,应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