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我开的智能电动车就是车载大模型工具”
“像我每天驾驶的智能电动汽车,可以看作是大号的车载大模型工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出现,将给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带来深远影响。“人驾+智驾”的方式不仅让出行变得更轻松、高效、安全,也推动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融合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优势越来越突出。”张兴海认为,智能网联不仅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智能驾驶、智能电驱、智能车控、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全球领先提供了强大动力。
张兴海特别提到,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原先的垂直式供应链体系正向着全新的网状供应链体系转换,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将对上下游产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协同创新趋势更加明显。
在他看来,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赛力斯积极发挥链主作用,推进产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已构建起囊括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的更开放、更有活力的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走的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他认为,要推动“两个跨界融合”,一方面是技术和产品融合,即软件技术和汽车技术到产品的端到端融合;另一方面是产业融合,即整车企业+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供应链企业+终端用户服务企业等汽车全产业链的端到端融合。
而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增多,智能化带来一系列新课题。张兴海认为,智能化体验必须以安全为底座,而安全底座要靠智能化技术来实现。“安全基础夯得越实,智能网联才会有更高突破。”他表示,车企不仅要将汽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做得更加扎实可靠,还要强化动力安全、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持续蔓延,对于车企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价格战”虽能短期刺激消费,但长期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削弱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但中高端车型占比不足50%,技术升级与品牌向上仍存挑战。张兴海表示:“中国汽车企业要打造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进,坚持软件定义汽车,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坚持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