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试制工程院机加部总监姚金健:民营企业勇攀全球产业高峰

发布日期:2025-03-11· 中国汽车报网 张雅慧 编辑:刘晓烨
张雅慧 编辑:刘晓烨

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推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同步发展。但高增长背后,也浮现出了重重隐忧。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国轩高科,一方面加速研发固态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加快动力、储能产品出海,实现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境外业务收入的快速提升,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试制工程院机加部总监姚金健在回答记者关于挑战的问题时,坦然又从容,背后是国轩高科实力给的底气。

中国汽车报:当前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但利用率低,优质产能不足,尤其随着价格战加剧,锂电行业形势严峻。你如何看待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姚金健:动力电池在两三年前就出现阶段性饱和,供过于求。但是新能源车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新能源车也一定会逐步取代燃油汽车,长期看来,前景一片光明。但辩证来看,当前资本融入过快,导致产能扩张也太快,但市场需求还跟不上,所以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于是大家把视线都投向了海外。如国轩高科早在几年前就将触角辐射至欧洲、北美洲、亚洲其他国家,与当地达成了良好合作,也逐步实现当地本土化,为公司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市场方面,国内市场呈现阶段性饱和,但海外仍有很大需求市场,如欧洲市场,对碳排放要求较高,对新能源产业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技术路线来看,目前市场上仍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主,一个优势是高安全、高稳定,一个优势在高能量密度,更长续航里程和更短充电时间。但业内对固态电池是未来主攻技术路线这一点达成共识,除非出现更好的材料可以替代当前电池技术路线。

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都突破了半固态电池,但到全固态电池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认为大概3-4年后,整个行业可能会实现规模化的量产应用。

中国汽车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如今智能化浪潮冲击着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AI+”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电池产业要如何用好AI这张牌?

姚金健: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生产制造环节,AI可以导入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监控管理,找到可能出现问题的节点,提前预防风险或针对性解决问题。同时人工智能推动信息化、数字化工厂落地,零碳工厂、黑灯工厂或无人工厂会成为重要趋势。另一方面,AI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管理,可以使电池永远处于最理想状态。

中国汽车报:中国供应链仍面临地缘政治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是企业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在保障供应链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金健:电池供应链不短,从材料源头到成品,有非常多的环节。我们在原材料端,2020年布局了锂矿,摆脱了锂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及上游企业的制约。

在设计端和技术端,国轩高科认知清楚,我们不是制造性,而是技术性企业。所以在所有研发、设计、验证等关键环节,我们都有专业人才、技术,关键零部件全部自研,没有“卡脖子”节点。

在非关键零部件,我们也有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不唯一供应商,还会对他们产品进行考核,保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一致性。

在海外,我们也实现了本土化,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建厂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得到本土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汽车报:推动经济向新向好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适时扛起了大旗,为了更好激活民营经济活力,有怎样的建议和期待?

姚金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支持数字化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引起许多企业的关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国轩高科也准备利用数字科学、技术科学、能源科学,形成数字化智能生产,带动技术革命。国家全力支持,在制度、政策、融资方面提供支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央对民营企业的信心和期待,更加坚定了我们民营企业勇攀全球产业高峰的决心。国轩高科也将进一步优化产业配置,助力中国锂电产业引领全球,带动整个锂电产业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