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丁波:完善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11· 中国汽车报网 张雅慧 编辑:刘晓烨
张雅慧 编辑:刘晓烨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不断快速攀升,2024年首次突破1000万辆,占总量近50%。但千人保有量仍低于发达国家,从数量上来看,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但是我国能源战略和环境战略安全的落地实践,也是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方向。因此,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并通过汽车行业产业带动性强的特性,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

但当前新能源市场逐渐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态势。如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和销量稳步增长,不仅由于居民消费水平高,更得益于充、换电等补能设施相对完善,但三、四线城市,甚至再往下的县域、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对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可能带来较大困扰。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丁波今年的建议就是围绕完善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提出的。“加快新能源设施建设是一个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的系统性问题,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他用最简单的话语直截了当地指出痛点,“这涉及规划审批、土地供给、电网配置、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机制等问题,都需要统筹,形成配套发展模式。”他指出,制定从上到下的,围绕三四线城市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的计划非常必要。

“鉴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应用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丁波表示,可以通过方便人民群众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广泛地进入家庭,从而扩大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

为此,丁波认为,应该从“政策与支持”“电网设施升级”“商业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来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丁波说,在“政策与支持”方面,应允许利用闲置空地改建充电场站;简化审批手续,以备案制替代审批制,缩短(充电设施)建设周期;城市建设规划加入充电场站规划布局标准,扩大布局密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家庭安装充电桩给予安装补助;从整车产品和充电设施两个方面统一标准,实现充电设施的通用性。

在“电网设施升级”方面,丁波认为电网容量和网络建设应支持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新建建筑应配备相配套的电力设施和容量;支持老旧城区的电网设施改造。

在“商业和运营模式”方面,丁波认为,政府、企业和用户应共同努力,如:政府提供土地以及电力资源,企业投资设施和运营;应搭建覆盖范围广的充电APP平台;提供针对个人用户的充电、快充服务,和针对网约出租车、物流车的换电服务;支持充电加小商品零售的综合商业模式,提升充电场站的可营利性;对于充电次数、金额达到一定等级的用户,夜间充电可给予电价折扣奖励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