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越野新时代:全新坦克500智享版背后的技术突破与价值重构

发布日期:2025-08-15· 中国汽车报网 张海天 编辑:刘晓烨
张海天 编辑:刘晓烨

在硬派越野的世界里,“可靠”与“野性”是产品的核心标签。但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越野车型也面临着新的命题:如何在保留硬核性能的同时,融入智能科技与新能源优势?日前,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开启预售,带着“激光雷达+智能辅助驾驶”、“2.0版本Hi4-T混动系统”等重磅升级,试图定义“下一代越野车”的价值。为此,记者采访了坦克品牌及长城汽车技术团队核心领导,揭秘这款车背后的技术突破与产品思考。

智能驾驶:为越野车装上“智慧大脑”的艰难之路

在越野车上搭载激光雷达与智能辅助驾驶,绝非普通SUV的技术平移,而是一场从零开始的挑战。坦克500智享版采用“激光雷达+视觉”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配备27个传感器、红外夜视系统及8295芯片,硬件规格直指行业顶级。但背后的开发难度,远超团队预期。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姜海鹏表示,标定周期的成倍增长成为首道难关。越野车离地间隙大、车身姿态变化剧烈,传感器安装位置与普通车型完全不同,导致感知算法必须彻底重构。为采集适配数据,团队额外投入30台专用数据采集车,其成本远高于普通展示车辆。以Hi4-Z和Hi4-T两种动力版本为例,从2025年1月拿到标定用车到7月底锁定软件版本,耗时近7个半月,是普通车型标定周期的两倍。

高昂的开发成本同样不可忽视。Hi4-T和Hi4-Z的车重超过蓝山等车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标定需全部重做。仅场地摸底测试就比蓝山最初平台开发时多进行五轮,每一轮测试都意味着巨额成本投入。更复杂的是动力系统与辅助驾驶的协同难题:Hi4-T采用带挡位的传统变速箱,挡位输出带来的动力曲线波动并非平滑线性,给控制标定带来巨大工作量——这是开发蓝山、高山等车型时从未遇到的挑战。为保证进度和质量,团队甚至推迟了后续部分车型项目,足见其开发难度之高。

Hi4-T 2.0:从“省油工具”到“城市纯电利器”的进化

基于用户真实使用数据的迭代,让Hi4-T技术迎来质的飞跃。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底盘及动力副总经理王超说,初代Hi4-T设定105公里纯电续航,初衷是通过电能辅助降低油耗。但2023年上市后,数据显示许多用户即便续航有限,仍在城市中把它当作纯电车使用。这一发现推动了2.0版本的核心升级方向:让城市纯电驾驶更顺畅。

前期调研与测试显示,初代120kW单电机在城市高车速纯电行驶时,加速能力略显不足。为此,2.0版本将电机功率提升至130kW,更关键的是大幅强化扭矩输出,官方宣布综合扭矩495牛·米,实际可达500牛·米。这一升级让用户在城市纯电模式下,尤其在80公里/小时左右提速时,能感受到“轻快、有电车感”的驾驶体验,摆脱了纯电加速乏力的痛点,实现了从“省油辅助”到“纯电主力”的体验升级。

而在智能驾驶开发中,Hi4-T与Hi4-Z的难度差异显著。核心症结在于Hi4-T搭载传统变速箱,动力输出曲线因挡位变化存在天然波动,而非Hi4-Z那般平滑线性。当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指令传递到执行机构时,这种波动会直接影响控制精度。

姜海鹏表示,初期标定时Hi4-T的顿挫感尤为明显,轻点油门便可能出现“窜动”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辅助驾驶部门与动力部门必须深度协同,在波动的动力曲线中反复优化感知模型与执行逻辑,最终通过精细调校消除了突兀感。这种“驯服动力波动”的过程,使其开发复杂度远高于动力输出更平顺的Hi4-Z。

下一代越野车的核心价值:不止于越野,更懂生活

对于“下一个时代的越野车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给出了清晰答案:越野车的智能化并非“用辅助驾驶去越野”,而是通过技术整合提升全场景体验。团队曾纠结于是否为坦克500搭载最新技术,但市场需求给出了明确信号——用户对智能化、“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需求已成为刚需,“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如同对四驱系统的期待。

基于75%的越野车用户并非硬核玩家的调研结果,坦克将核心场景聚焦于真实生活:城市中纯电顺畅通勤、带家人近距离抵达郊野目的地、沙漠中开启“大床模式”露营等。通过整合Hi4-Z动力、低馈电油耗、强越野性能与智能驾驶,坦克500智享版实现了“可靠冗余”与“全能体验”的平衡——升高车身不影响辅助驾驶精度,越野后能提供驾驶评价反馈;200多公里纯电续航与500牛·米扭矩,让全家都能轻松驾驭;自定义停车功能可轻松停靠10公分的路肩。

这款被定义为“温和巨人”的新车,既保留了越野车的结实底气,又融入了对家庭的细腻照顾。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坦克品牌在技术上的突破,更预示着越野车正从“征服荒野的工具”向“兼顾多元生活的伙伴”转型,开启了越野车型的全新时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