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自主高端品牌偏科SUV
近日,东风汽车宣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代号为“H”的高端品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他们不再甘心一直“厮混”在中低端市场,开始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长城、吉利、奇瑞等都相继推出高端品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除领克03、红旗H5两款全新轿车产品外,这些自主高端品牌所推出的车型,几乎都是SUV。在大众化品牌中,自主品牌轿车似乎无法取得进一步突破,如果仍不能在高端品牌领域有所作为,自主轿车恐无出头之日。自主高端品牌的“偏科”状态是否有方可破,轿车市场又该如何打开局面,成为自主品牌向高端发展的两难问题。
■以SUV切入高端最保险
在自主高端品牌中,SUV是绝对的主力。盈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总裁孙聘仁认为,自主高端品牌“偏科”SUV这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比较容易理解。自主品牌发展历史比较短,在品牌形象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积淀都不足,向高端突围不过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迈向高端必须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那时刚好是国内SUV市场火爆、市场份额迅速提升的时候。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销量份额达到50%甚至60%以上,经过一定的积累,自主品牌在SUV上的技术和经验积淀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基于庞大的SUV市场基盘,选此作为切入点难度最小。
“就好像炒菜要选自己的拿手菜一样,是一个道理。”上汽名爵湖北鑫永大4S店总经理魏爽补充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自主高端品牌不做轿车,这也与合资品牌的战略有关。合资品牌曾意图凭借轿车市场走量,以SUV赚取利润,因此合资品牌轿车价格下探非常明显。以上汽通用的车型为例,7万~8万元即可买到一辆自动挡中配轿车,这使自主品牌轿车几乎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从目前自主品牌鲜有10万元以上的主销轿车就可见一斑,“在大众化车型中,自主品牌很难分一杯羹,更何况高端品牌轿车了。”魏爽说。
自主高端品牌的“偏科”也是市场环境和特定因素所致。业内人士张忠回忆,2012年前后,SUV尚未被市场认可,老百姓买车只认“两头尖”的轿车,轿车代表着“面子”。随着SUV的出现和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更加看重汽车的实用性,SUV通过性更强,空间更大,自然成为市场的宠儿,这是自然形成的消费习惯。“那时候SUV市场火到什么程度?不客气地说,随便哪家车企造一款SUV都能卖,基于这种消费惯性和市场环境,自主高端品牌不约而同瞄准SUV市场的确在情理之中。”张忠说。
■自主高端品牌造轿车不能急于求成
正如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所说,起初自主高端品牌想要寻求SUV这个安全保险的热销车型作为切入点,就是看重其风险小。然而一窝蜂地涌入SUV市场,事实上又产生了一种新的风险,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更加激烈。热点往往孕育风险,特别是眼下SUV市场几乎饱和,销量呈现滞涨趋势,车企不应该挤在一条狭窄通道中,未雨绸缪,实现差异化地错位经营,轿车、轿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孙聘仁也持类似观点,“偏科”SUV会给自主高端品牌带来后劲不足的缺憾。合资品牌的SUV价格不断下探,正在挤压自主品牌的SUV市场,一旦市场饱和,“押宝”在SUV上的企业如果遭遇后续产品未及时跟进或者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很有可能面临全线崩溃。一个汽车品牌的客户多是在本品牌的SUV和轿车车型之间转化,如果只有一类车型,也会导致客户群体狭窄。
在SUV热居高不下的当下,自主高端品牌的轿车还有发展机会吗?自主高端品牌要想实现轿车领域的突破,需要迈过两道坎,一道是合资品牌,另一道是高端化。在消费者心目中,自主品牌的品牌溢价与合资、高端品牌仍有不小的差距,并且这个差距还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甚至赶上的。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仅有10%左右,张忠认为,归根结底是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技术不认可。他直言,为什么自主轿车销量差?仔细分析会发现,很多车型并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即使掌握了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底盘往往也是采自国外现成车型的底盘。“一些车企为了使技术‘自主’,干脆直接收购国外变速器企业。竞争激烈,市场没有留给自主品牌太多时间,因此自主品牌轿车倾向于‘拿来主义’或者并购,这令其仍处于逆向研发阶段,相当于百米赛道,自主品牌才跑到60多米,还差得远。自主高端品牌的轿车一定有发展空间,但这无疑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的千锤百炼。”张忠说。
■做好主流市场兼顾高端市场
以东风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上汽大众朗逸为例,销量排名靠前的几款车型都是合资品牌轿车。魏爽分析,从长远来看,国外成熟市场轿车占比要比SUV高很多。国人目前买车比较看重车辆的通过性和空间,未来随着村村通、路路通的实现,轿车驾乘舒适、节油性更强的先天优势会得到彰显,轿车将会更受欢迎。所以无论自主品牌还是自主高端品牌,如果不在轿车市场争夺,未来将会丢掉市场。
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在消费者心中仍存在廉价、低端的印象,这需要消费土壤的培育。以手机为例,早期消费者钟情于苹果、三星,认为华为、小米不入流。但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华为等本土品牌越做越好被市场接受之后,现在消费者反而出现“鄙视”国外品牌的心态。汽车市场或许也具备相似的走向。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技术含量、品牌溢价不断提升,自主品牌消费土壤也会被培育成熟。
自主高端品牌发展轿车不能急于求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大众化市场区间发展轿车都仍无把握之时,自主迈步高端轿车难度太大,即使有所涉及也只能在部分细分市场或特殊用途领域分一杯羹。目前看,高端轿车突破的条件还不成熟,还是应该先做好主流轿车市场竞争的基本工作,同时兼顾高端轿车市场,这是自主品牌向上的核心。
张忠打了个比方,自主高端品牌“偏科”SUV,是钻了合资和高端品牌SUV供给不足的空子,就好比抄小道取得了战争的局部胜利,这只能算是小胜仗。但可以看到,合资品牌的SUV也在上量,性价比也在提高,自主高端品牌又该如何接招呢?要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一定是不回避的全方位竞争,这要求自主高端品牌各种车型都要有竞争能力,不能“偏科”。
编辑: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