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腾联手富士康,圆了谁的造车梦?

发布日期:2021-01-14·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齐萌
王金玉 编辑:齐萌

  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富士康将提供先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全方位支持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这家一度被看好又因资金链断裂停工半年的造车新势力,因富士康的支持得以重回赛道。

  ►获富士康支持拜腾重回赛道

  按照协议,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富士康无疑是此次拜腾重启量产之路的关键先生,被拜腾寄予厚望。

  彭博社1月4日报道称,富士康拟向拜腾汽车投资2亿美元。一位知情人士还向媒体透露:“此次拜腾与富士康合作量产M-Byte只是双方合作的开始,未来富士康和拜腾的团队将深度融合,进行全面合作。”

  1月4日,在签约现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与拜腾合作是我们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竭力帮助拜腾M-Byte早日量产,登上世界电动汽车的舞台。”不过,富士康向拜腾注资的消息并没有得到官方回应。拜腾汽车首席执行官丁清芬透露,拜腾和富士康早在2020年CES上就接洽过。当时,刘扬伟在拜腾展台上看过产品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双方曾有合作的意愿,但由于疫情暴发的因素,双方一直无法顺利接洽。“我们每天都在和富士康沟通。以后,我们一定要少说,做出成绩了才可以说。”丁清芬还表示,“我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融资还将继续,但M-Byte必定会在明年量产,甚至最快今年年底就会实现量产。”

  尽管公开的协议显示,富士康会提供制造、管理和资源支持,但显然,目前困扰拜腾的还是资金问题。众所周知,拜腾之所以从2020年7月1日起停工,根本原因在于资金链断裂。就在此次协议正式签署前几天,拜腾还被曝出继续停工至半年的消息。2020年12月31日,网上流出的一封拜腾内部《中国区停工停产延期通知书》显示,从2021年1月1日起,拜腾内部停工停产时间将延至2021年6月30日。在此期间,拜腾中国区内地员工待岗,不予安排工作。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拜腾的核心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毕竟即使没有富士康提供先进制造技术支持,拜腾在南京的4.0制造工厂也早就已经准备就绪。对于未来工作重点,丁清芬也透露,融资是重点。她公开表示,未来拜腾的工作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继续保持融资;第二、尽可能实现成本的下降,包括单车的成本、日常运营的成本,使资金的使用高效化;第三、保证产品的特色和品质;第四、对接与富士康的合作。“这是一个真正的创业团队,创业和在一家稳定的公司工作有巨大的不同。钱怎么来要担心,钱怎么花要小心,服务体验产品体验要用心,这些耗费很多心血。”丁清芬说。于拜腾而言,其更需要富士康提供资金支持,才能更好地重回赛道,这2亿美元的注资尤为关键。

  富士康借拜腾推进造车进程

  于富士康而言,支持拜腾重回造车赛道或许只是其进军汽车业的一小步,其更大的企图是实现自己的造车梦。

  作为一家手机领域的知名代工厂,富士康的造车梦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以3.7亿元的价格拿下了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借力汽车电子进军汽车领域;2014年,富士康与北京奔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电池及系统,宣告其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在零部件方面,富士康已经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而在此次牵手拜腾之前的2015年,富士康曾联手腾讯、和谐汽车打造了和谐富腾,这是富士康首次接触整车项目。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规划,3家公司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元,注册成立河南和谐富腾互联网加智能电动汽车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和谐富腾”)。此后,和谐富腾基金孵化出FMC(FutureMobility Corporation)以及爱车两个电动汽车项目,而FMC正是拜腾的前身。一年后,富士康和腾讯相继退出,和谐富腾变身FMC,作为和谐汽车造车项目继续发展。

  2019年,接替创始人郭台铭成为富士康董事长的刘扬伟重新确立了新时期富士康的战略——积极投入“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讯”三项新技术领域,希望在其中挖掘出新的增长动力。2020年1月,富士康又宣布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作,并共同开发电动汽车。2020年10月,富士康正式向外界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架构平台——MIH电动汽车开放平台。刘扬伟提出,计划在2025年前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10%的份额。而此次富士康为拜腾注入的恰是先进制造技术,这一点符合此前富士康的电动汽车战略。虽然富士康提出这一宏大的电动汽车计划,但在落地层面还缺乏契机。借助此次推进拜腾的量产,富士康的造车梦或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作为跳板谋求汽车代工业务

  作为一个投资者,富士康之所以能引发如此高度的关注,关键还在于其提出的开放平台,也就是为整车厂提供代工。众所周知,虽然富士康的手机代工业务风生水起,但其一直在积极谋求汽车代工。事实上,汽车代工并没有像手机代工那样得到普遍认可。不仅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这样的业界大咖不看好,一些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也不接受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除蔚来外,其他造车新势力企业都在积极争取生产资质。而富士康2025年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10%份额的目标恰恰要依靠代工实现。在没有更多的造车新势力接受汽车代工之际,投资一家造车新势力,通过技术收入和投资,无疑可以帮助其代工模式的实现,更关键的是,假如可以通过与拜腾的合作,成就富士康的代工设想,其有可能争取到更大的汽车代工项目——苹果电动汽车的生产。

  2020年底,苹果造车项目再次被曝出新进展,苹果最新的概念车在停车场自动泊车的视频流出,并引发网络端“苹果这样的电动汽车,你会买吗?”的热烈讨论。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高管透露,苹果将在2021年9月发布苹果电动汽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而且,还有媒体称,苹果已经在美国加州秘密上路测试了数十辆原型车。种种迹象判断,苹果电动汽车选择代工的可能性很高。而富士康正是苹果手机的代工者,继续承接苹果电动车的代工业务无疑是富士康的诉求。但此前,富士康并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在苹果汽车真正量产前,证明自身具备代工能力,无疑对其争取苹果电动汽车的代工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分析,与拜腾合作,对富士康的造车梦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市场分析机构LMC Automotive亚太区汽车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就表示:“富士康与拜腾的合作,脑洞大一点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比如会不会是代苹果试水。”

  虽然按照协议,富士康将为拜腾提供先进制造技术等支持,但事实上早在2020年停工之前,拜腾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汽车生产制造能力。记者在2019年曾参观过拜腾这座按照工业4.0标准建造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彼时,这里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电池等工艺都已经调试完成,并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首批生产车辆的下线工作。在拜腾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的情况下,富士康的代工似乎很难在这里实现。富士康如何通过与拜腾的合作,推进其汽车代工业务仍存在很大疑问。

 

   编辑:黄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