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马财报会亮点:分红约300亿元、研发投入超600亿元,慕尼黑工厂2027年停产燃油车

发布日期:2024-03-22· 中国汽车报网 张冬梅 编辑:刘晓烨
张冬梅 编辑:刘晓烨

“我们的追求就是,今日强,明日更强。”3月21日,在2024年宝马集团战略与业绩沟通会暨宝马新世代X概念车全球首发活动中,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信心满满地说出了这句话。背后的支撑,在于宝马集团亮眼的财报业绩,以及在前沿领域的充分布局,还有寄予厚望的新世代车型的即将推出。

纯电驱动业务增长

首先看2023年财报数据。宝马集团实现营收1555亿欧元,同比增长9%,部分得益于集团旗下高端车型和电动汽车的销量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在全球交付2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4%。其中,在中国市场售出82.5万辆宝马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4.2%。

纯电动车是实现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宝马集团在全球交付37.6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74.2%,实现了纯电动车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约15%的既定目标。再加上全年交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宝马集团在2023年销售超过5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5%。在处于电动化风向标的中国市场,宝马集团2023年交付约10万辆宝马品牌纯电动车。

不过,由于华晨宝马并表后的2022年可比基数较高,宝马集团2023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3以上,至121.65亿欧元。为此,宝马集团提出了每股6欧元的年度股息,比2022年减少2.5欧元,共计3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7.66亿元)。

研发方面,为了给企业转型提供科技推动力,宝马集团持续多年维持高研发投入,2023年为77.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7.46亿元),约占集团营收的5%,高于2022年的71.78亿欧元,以及2021年的68.7亿欧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对车型的电动化和数字化研发;二是自动驾驶领域;三是新车型的研发,包括BMW新世代车型。

2023年,宝马集团在工厂、设备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的资本性支出也显著增加,达到88.36亿欧元,同比增长8.5%。在中国的投资也是其中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以及对沈阳生产基地现有厂区的升级改造。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约1050亿元人民币。

新世代车型将在中欧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财报公布前,宝马揭开了新世代X概念车的神秘面纱。这款车不仅展现了宝马X家族的未来设计方向,更标志着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新车采用800伏平台与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补能10分钟续航300公里。全景视域桥可在整个前风挡玻璃上呈现重要信息,革命性取代仪表盘,以驾驶者为中心,重新诠释“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理念。

在沟通会上,齐普策对集团寄予厚望的新世代车型做了大篇幅介绍。新世代车型将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全新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概念;二是全新开发的、具有高性能和显著效率提升的电驱和电池系统;三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永续达到一个新高度。宝马将伴随新世代车型推出双向充电功能,借此可降低电费,稳定电网运行。

按规划,2025年下半年宝马首款新世代车型将在其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投产,在全球市场推出,并在随后24个月内至少投产6款车型。其中,在中国,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基地实现国产,与之配套的是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和设计团队正深度参与新世代车型的关键性工作。

在德国,宝马慕尼黑工厂也将从2026年开始投产新世代车型。齐普策指出:“今天慕尼黑工厂每生产两辆车,其中一辆就是纯电动车;2027年起,慕尼黑工厂将全部生产纯电动车。”据悉,为了在慕尼黑工厂有限的占地面积内创造空间,宝马已将慕尼黑工厂的传统发动机生产工作转移到了英国和奥地利工厂。

对于2024年,宝马集团预计其整体销量将略有增长,其中纯电动车销量显著增长,高端汽车两位数增长。齐普策指出,宝马将继续执行技术开放战略,根据全球各地的差异化需求,灵活推进电动化战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