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触电”再放缓,其中蕴含怎样的信息?
汽车电动化之路上,竞争带来的发展快慢的差异化依然存在。
近日,据《德国商报》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大幅减少了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投入,决定放弃其此前计划中的全新MB.EA大型(MB.EA Large)电动汽车架构的开发。
按照此前的安排,该平台原计划于2028年推出,旨在成为现有EQE、EQS轿车和SUV车型的下一代基础架构。报道援引4位内部人士的消息称,由于现有EQE和EQS车型销量不佳,奔驰无奈之下做出这一决定。
奔驰电动化再降速
尽管十分无奈,但是“趋利避害”一向是企业的行为法则,无可厚非。
据悉,奔驰MB.EA纯电架构平台计划始于2021年7月,当时,奔驰宣布进行重大的战略升级,加速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电动化转型正在加速,行业拐点正在临近。因此,我们将加码这一进程,加速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
此后,为推动这一转型,奔驰表示将在2025年以前共推出三个纯电动车型架构平台,分别为,适用于中大型乘用车产品的MB.EA纯电架构平台;适用于性能电动车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适用于纯电MPV及轻型商务车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2023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曾在面向中国市场时提到,全新EQE和全新EQE纯电SUV都将在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中大型纯电车型架构平台EVA2生产。2023年,奔驰还宣布了在2024年将提出新生代车型模块化架构(MMA)平台。至此,奔驰旗下已经有了5个电动化架构平台。
“不会停止开发新的纯电汽车架构平台,并坚持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不变,将继续推出新的纯电车型。奔驰致力于为每位客户打造最适合其需求的产品,将灵活地提供多种驱动方式的车型,包括纯电车型和电动化燃油车型。”奔驰方面的表态,似乎依然坚持走电动化之路,只不过是根据市场销售不太理想的情况而放缓了前行的节奏。
电动平台不断演进
从此次的消息看,在奔驰的五个电动平台中,停产的MB.EA平台原本被用于更大尺寸的豪华电动车型打造。但用于打造即将推出的EQC轿车和SUV的MB.EA中型电动平台(MB.EA Medium)则将得到延续。奔驰还将继续升级现有EQE和EQS车型所使用的EVA2电动平台,并将采用800V充电架构取代目前使用的400V系统。
至今为止,奔驰其他电动化平台的研发进程依然在持续。其中,MMA平台将同时支持电动和燃油动力系统,并将用于第三代CLA、CLA Shooting Brake、第三代GLA和第二代GLB车型。据悉,该平台的电动传动系统架构将与MB.EA中型平台共享。
MB.AMG平台则将于2025年作为纯电动架构推出,并将用于AMG GT四门轿跑车的继任车型以及另一款密切相关的AMG SUV车型。MB.VAN平台将于2026年推出,首先将用于打造现款奔驰EQV的换代车型,随后将应用于其他商用车领域。
在近日的奔驰年度股东大会上,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在未来几年,奔驰将推出纯电动汽车和超前的混动车型。从战略上讲,奔驰肯定是专注于零排放,但转型可能比预期中缓慢。”其实,这已经直接表达了奔驰无奈放缓电动化的态势。
竞争加剧下的选择
尽管奔驰正面表达了意见,但销量始终成为市场竞争下的反映和掣肘的因素。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奔驰在华的纯电乘用车整体销量为4.75万辆,同比下滑8%。其中,奔驰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0.63万辆,卖得最好的是EQE SUV,销量超过了2000辆。4月,细分车型中,EQE SUV的销量达1664辆,在SUV领域内销量排在第110位;EQE卖出868辆;EQA和EQB销量则不达百辆;EQS系列的销量没有公布。
其实,客观上看,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发展迅猛,市场竞争加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都备感压力,因此,奔驰有市场压力也并不意外。数据显示,2024年4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3.7%,同比上涨12%。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达到66.8%;而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22.6%,甚至没达到自主品牌的一半。
但是,近三年来,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尚佳。其中,近三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分别达到75.9万辆、75.2万辆、76.5万辆,占奔驰全球销量份额的32%、37%、29.58%。中国仍然是奔驰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而且,根据奔驰近些年公布的财报显示,全年近一半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
“因此,有较为充分的理由相信,奔驰不会放弃向电动化转型,更不会放弃停止开发新的纯电汽车架构平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对奔驰而言,短期内其仍然会选择电动化和燃油车并进的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而长远看,电动化是全球汽车业转型的大趋势。“尽管道路曲折,但奔驰的未来目标应该不会改变。”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