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ID.与众,不止于一款大众新车
7月17日,合肥。中国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大家庭又迎来一位新成员,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 ID. 与众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20.99万-24.99万元。
如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所说:“ID. 与众以前卫设计、纯电驾驶和一流用户体验,进一步扩充大众在中国的ID. 家族阵容。同时,ID. 与众这类别的智能网联车型将吸引更多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年轻用户。”
上市之前,ID.与众的金色大众汽车品牌徽标,便引起业界关注。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放说:“ID. 与众是首款使用独特且醒目的金色大众汽车品牌徽标的新车,承载了为用户创造超凡且难忘的金色时刻的承诺。同时,通过动感美学、场景智能、灵动驾控、金标品质等创新, ID.与众在中国开创了新的‘黄金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还需要新成员吗?
车如其名,ID.与众与众不同。
它的诞生地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是股比放开后成立的首个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第三家”合资企业;它的品牌标识,是大众安徽特有的金标大众;它的名字“与众”,又是大众ID.纯电家族的第一款非数字命名量产车……
ID.与众“与众不同”的特性很多,但“中国市场是否还需要新电动汽车”的疑问,依然存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博士作了回应。他认为中国市场发展非常快,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将一直持续到2030年,届时,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70%,这也是大众安徽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原因。
杨放则认为,中国年轻心态消费者更注重情绪价值,更关注侧重生活方式的品牌。金标大众及ID.与众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产物,与众也是大众在中国布局的又一块拼图,以完善扩充ID.家族在华产品阵容。中国汽车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特别是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要一个企业、一个新品牌能够找到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就能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
在“看不见的地方”树立新标准
金色大众标识,调性与“众”不同;全新Coupe SUV轿跑造型,传承大众品牌经典设计元素的同时,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设计美学……但表象之外,ID.与众在“看不见的地方”所下功夫,值得着墨。
上市之前,历经两冬两夏,从酷热到极寒,ID.与众完成覆盖50多种不同路面、全程350万公里的测试。在地表温度70°C的新疆吐鲁番,ID.与众挑战整车耐久可靠性,确保高温暴晒及风沙灰尘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气温-37°C的黑龙江黑河,ID.与众挑战整车性能极限,确保空调采暖除霜、车辆充放电、扬雪密封性等性能稳定。在7万公里极限特殊路况,ID.与众从灰尘路、碎石灰尘路跑完全碎石路,保证整车密封和车身油漆质量;在德国总部测试场,ID.与众通过极端腐蚀工况的试验,保证了12年防腐标准……
传承大众品牌对产品安全性不打折扣的坚守,ID.与众进行了近60类安全试验,包括179次实车碰撞测试,其中22类远超国标。特别是电池安全,ID. 与众做了436项各类安全测试,并获得中汽研NESTA整车电池安全认证。
各类严苛测试、达到甚至超出国标水平;29%热成型钢、超80%高强度钢、2000Mpa潜艇级地板横梁、“三明治”蜂窝铝加厚门槛;标配超大140L副驾气囊、超大42L中央气囊、超大42L头部气帘在内的9安全气囊……ID.与众在看不见的地方做足了功课,值得吗?
杨放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汽车是一个移动交通工具,关乎每个用户的生命与健康。一款高品质、高安全性的汽车,体现的是整车厂的基本功。“金标大众也好,ID.与众也好,我们在设计研发、制造,包括供应链层面,都是秉承最基本的高品质要求打造产品。”无论技术路线如何演进,品质,都是大众笃定的坚持。
大众本土化创新集大成者
在孟侠看来,ID.与众及金标大众又承载了另一番特别意义。他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金标不仅仅是一个标识,还体现了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更加创新、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也是对创新、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响应。“我们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向世界展示大众在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
ID.与众及金标大众可谓大众在华本土化创新的集大成者。从大众创新的合肥生态说起——
基于“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大众在合肥成立了大众智能电动汽车中心,主打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为主体,构建起覆盖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价值链。此外,合肥生态还包含CARIAD中国、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国轩高科等集团内部合作伙伴,以及地平线、中科创达等外部合作伙伴,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动出行生态形成闭环。以ID与众为起点,每一款悬挂大众金标的新车,都受益于完整且强大的合肥产业链生态,充分依托大众安徽的智能制造优势及本土合作伙伴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大众汽车加速向智能电动出行转型。
降本增效创新样板——
“(疫情)3年后,再次打开中国的大门,惊诧于汽车市场如此陌生。大街小巷里常见很多新品牌的汽车,3年时间,似乎中国汽车什么都做对了,设计、技术、配置……”一位大众高管的话,足以印证大众在中国转型的紧迫感。跟上“中国速度”是第一步。在VCTC——大众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大众惟一一个专注于智能网联转型的研发中心,通过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以及应用前沿技术,极大实现了降本增效。以E-4 poster系统为例,它将电动汽车的测试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因为此前相关测试只能在测试场进行,E-4 poster则可以不受时间等因素限制,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而极大缩减测试时间。
VCTC在产品开发初期就整合车辆与零部件的开发与采购,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在提高速度、节省时间的同时优化了成本结构。通过VCTC,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极大简化,专门聚焦本地市场的所有团队,处于同一时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此前,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技术等,通常由大众总部统一决策、统筹、开发,再通过中国合资公司落地。如今,由VCTC统筹、落地大众在中国的研发,并且与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大众安徽在内的合资公司对接。简言之,大众总部在研发与采购等层面对VCTC极大放权,在中国,就能第一时间响应中国变化,跟上“中国速度”。
新零售创新——
杨放介绍,金标大众将采用直营+代理相结合的混合销售模式。在直营店,厂方直接服务用户,了解用户诉求和痛点,从而实现产品快速迭代。金标大众的代理制,也与以往经销制完全不同,它利用优秀代理商的渠道和优势,更好地服务用户。“从效率角度来讲,这种混合销售模式能让新零售的销售理念更快、更好落地。”
“大众汽车智能电动出行中心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工作,尤其在数字化、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方面成果显著。这充分展现了充满雄心与活力的团队面貌,他们能够有效地将年轻化产品推向市场,并具备向全球其他市场复制和推广的潜力。我们也从中国市场汲取宝贵经验,以改变公司的一些既有做法,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新潮流。”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销售、市场和售后负责人Martin Sander 一席话,既是肯定,更是期待。以ID.与众为起点,大众本土化创新转型,持续加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