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声音 I 企业高管谈中国机遇

发布日期:2024-11-08· 中国汽车报网 刘晓冰 马鑫 编辑:孙焕玉
刘晓冰 马鑫 编辑:孙焕玉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

中国是推动全球汽车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潜力巨大,进博会提供了集中展示创新成果的绝佳机会,也为企业了解中国市场最新动态提供了可能。中国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明晰未来战略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大众汽车集团定义了一条明确的未来之路,其核心便是“在中国 为中国”。当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合作关系非常成功,尤其在技术和创新层面成效显著。大众汽车集团视中国市场为汽车行业的“健身房”,在中国深耕发展的承诺坚定不移。我们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要继续成为中国领先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为此,我们将持续投入,勇于创新,更好满足中国用户日益丰富的需求。我们在中国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也将为我们在全球市场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何思文:

进博会提供了探索中国机遇的平台

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至今,通用汽车已经连续7年参展。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多款明星车型实现中国首展,更是基于参会收到的积极反馈,于2022年起正式在中国开展道朗格高端进口业务。进博会为我们在中国不断探索增长机遇提供了宝贵平台。从首展到(道朗格)首店,从展品变商品,通用汽车正持续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感谢进博会主办方,给予我们宝贵的机会直面用户、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在过去7年里,我们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市场如此年轻、充满活力。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特别是产品开发速度以及业务落地速度。中国还有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创新,比如汽车直播和数字营销。过去,汽车行业的许多创新源于美国加州或欧洲。如今,中国正走在世界的前沿,许多在中国率先出现的趋势,未来将遍布全球。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

通过进博会感受到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

进博会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的多元、开放、共享以及规模,都令人印象深刻,难以想象在这短短6天内,来自五湖四海几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汇聚于此。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政府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也切实感受到了对外资企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信念。

在进博会上,我们可以展现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分享企业最新动态,同时可以和政府、业内及跨界人士交流,共享发展机遇。过去七届进博会,有186位“全勤生”,保时捷也是其中之一,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进博会这7年旅程。

进博会为保时捷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非常荣幸借进博会这个时机宣布,保时捷在上海成立了保时捷(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保时捷对中国市场长期业务投资抱有信心,期待通过新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寻求更多投资机会。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山崎庄平:

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中国是日产汽车的核心市场之一,进入中国50多年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理念,日产汽车持续将最新技术、标准和产品带给中国市场和消费者,见证、参与并与中国汽车市场共同发展。

中国是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处在未来移动出行的前沿。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领域是重点。在政策的扶持下,整合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趋势愈加明显;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热情和接受度前所未有,由此也带动了汽车产业激发创新的意愿并拓展了市场空间。我坚信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会体现出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这一变化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和服务链条中的每一环。

中国汽车市场和产业正在发生巨变,我们在新发展道路上看到了未来。将充分结合本地优势和全球能力,展现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在开放与本地合作伙伴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总负责人平颉:

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以惊人的速度,成就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我认为,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会有巨大的空间。就动力电池而言,我认为,(2030年的)需求量甚至能够达到当前的7~10倍。支撑这样预测的基础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即低碳化、数字化、全球化需求。虽然中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偶遇风浪,但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在这样巨大的发展前景中,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以三坐标、光学系统、X射线检测、工业显微镜四大技术及相关设备、软件、数据等能力积累,将持续帮助中国汽车的整车企业、供应链企业,解决包括核心三电系统在内的全生产链条上研发、生产、制造当中遇到的问题。


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

愿与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共成长

31年前的1993年,安波福进入了中国市场,这31年的历程中,我们与中国汽车市场始终共同成长。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已经远不只是规模庞大,更以其在新能源、智能化、低碳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不断创新,为世界汽车工业所瞩目,很多创新性的技术、应用、产品,最先出现在中国。安波福在这一过程中,以自身的布局坚定地支持行业迈向电动化、智能化,并在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合作中,重塑了流程与架构,锤炼了自身的能力,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同时帮助我们赋能海外汽车行业。因此我们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在新的阶段中,我们的理念转变为“在中国、为全球”。在中国汽车企业开启国际化道路之时,安波福依然是忠实的合作伙伴。在未来,安波福希望能够继续用自身的技术、知识、体系等各种能力,与中国汽车企业、行业,相互成就、共同成长、走向全球。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

进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全球展示的机会

中国汽车行业“卷”时间、“卷”成本,市场普遍追求性价比成为供应链企业面临的挑战。如何兼顾创新与快速可落地性及性价比是很多产业链企业所面临的课题,但这也恰恰是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的机遇。汽车智能化发展需要高性能高算力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正是基于对市场的前瞻预判,黑芝麻智能从创立之初,便专注于多产品线布局,华山系列专注自动驾驶,武当系列专注跨域融合,同时迎合降本需求,用更高的性价比来支持尽可能多的智能化功能,充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参加本次进博会,黑芝麻智能感到非常荣幸,我们有机会展出我们的创新产品和方案,并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在智能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我们全球化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布局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HRC汽车总经理骆涛: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化布局新阶段

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解决续驶里程焦虑的阶段,进入到全球化布局与智能化发展同步推进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情况,在抓住消费者痛点,提供产品差异化优势上,整车企业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带动销量与利润的提升。我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恰好能够为整车企业提供这样的可能。我们今年展出的应用于比亚迪仰望U9的超级碳舱产品,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只局限在内外饰件、功能件、半结构件上,而且能够作为车身结构件,并且向总成方向发展。我们以自身优势提供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直至回收再利用的成套、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让全球更多了解碳纤维复材轻质高强的特质,助力更多客户提升产品力,帮助汽车进一步减碳、脱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