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佐平代表:汽车技术要注重普惠性创新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随着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达了对最近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的看法。
中国汽车报:今年两会您主要关注哪些领域和议题?
姚佐平: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AI+汽车”的电智化转型关键期,我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新、智能制造、产业链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部署,将通过全力实施“一二五”工程,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注入关键驱动力。同时,重点关注产业链联动和新质生产力出海的议题,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通过“跨海搬链”模式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助推新能源汽车全球普及。
中国汽车报: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聚焦哪些领域?
姚佐平:聚焦科技创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构建新智生产力注入关键驱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将汽车打造为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这需要AI在智能驾驶、智慧座舱等环节构建数字底座。从产品端看,我国汽车智能网联渗透率已突破60%,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汽车产业作为体量大、产业链长、调配资源广泛、可靠性、一致性要求高、变化剧烈的民用产业,既迫切需要人工智能引领产业革新,也能为AI应用部署提供多元的连续使用场景。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汽车产业要加强产业链整合,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协同,融入全球产业链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中国汽车报: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加速的局势下,五菱怎样造“人民需要的好车”?
姚佐平:上汽通用五菱将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通过持续的科技与产品创新,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其中,技术突破不是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是更加注重普惠性创新,即以更好的性能、更实惠的价格实现新技术的普及,让人民第一时间享受到技术进步的红利。
具体来说,“天”“灵”“神”技术品牌体系,代表着上汽通用五菱全体系的研发端,将围绕不同用户需求,创新构建系列化产品架构,架构化拓展产品物理和性能带宽,实现“规模化、架构化、产品群”研发。如五菱红标致力于打造“人民的创富神车”,五菱银标致力于“人民的品质出行”,将聚焦人民出行场景的升级需求,为用户提供更精致的出行体验,持续引领主流新能源市场潮流。宝骏汽车定位为“智能出行好伙伴”,一直持续践行普及智能科技,早在2022年就率先将高阶智驾功能普及到10万元级车型,2023年~2024年,高阶智驾功能已陆续覆盖8万-15万元级的车型,也是行业首批将DeepSeek等AI前沿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的品牌。全新宝骏享境的中枢大模型可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智能调度和精准回答,让汽车成为真正的智慧出行伙伴。
中国汽车报: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姚佐平:我们非常关注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新、智能制造、产业链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部署,将通过全力实施“一二五”工程,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注入关键驱动力。
2025年将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包括智驾在内的所有智能化配置,将从之前的“有没有”阶段,进入到“好不好”阶段,智能化体验将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今年开工不久,业界就掀起了DeepSeek上车潮、高阶智驾普及潮,随着更多车企加入智能技术普及的队伍,有利于提升中国智能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上汽通用五菱关于电智化、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均包含在“一二五”工程中,通过从底层技术、全套产业链到高价值产品的全方位布局,提升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建设汽车强国、制造强国贡献五菱力量。
大家都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车机系统、智慧座舱、智能驾驶等的变革性驱动力,上汽通用五菱自研了灵语智能操作系统,实现380ms极速语音响应,灵语智舱与DeepSeek已完成深度融合,智能交互体验行业领先;与大疆团队合作开发灵眸智驾,突破了常规智能驾驶技术依赖地图的限制,率先在业内普及高阶智驾功能等,用AI驱动产品创新,不断提升用户智能化体验。我们打造了全球首个精益智造岛式工厂,加速AI在制造业的渗透,化解电智化时代生产刚性和需求弹性的矛盾、规模化和定制化的矛盾、质量控制与产品快速迭代的矛盾,重塑传统的汽车生产模式,推动五菱智能制造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积极推进产业全链数字化建设,利用AI技术搭建产业链协同管理平台,提升供应链交互效率和体验,实现运单智能调度比例超80%、厂内零件库存准确率99.9%等,同时相关平台向800多家产业链企业免费开放,活跃用户比例达95%,并帮助超38家供应商建设了数字化工厂,切实推动广西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报:当前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如何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新战”,避免低端重复竞争?
姚佐平:“价格战”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企业利润,可能导致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投入力度减弱,不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与可持续盈利能力。对行业来说,可能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甚至引发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成本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平衡市场份额与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近两年汽车行业持续的“价格战”显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低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价格战”已逐渐演变为价值创新战、技术升维战、资源整合战……上汽通用五菱就是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形成了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制造的垂直整合能力,有效降低了全产业链成本,提升单车利润率,以人民需要的好产品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协同,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精而强”的两大关键,优化产业布局则是避免低端重复竞争的重要途径。上汽通用五菱的“一二五”工程,就是很好的实践案例。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土地保障等全面支持下,通过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提供源源不断自主创新技术,支撑纯电与混动两个百万产品群加速升级,带动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从底层技术、全套产业链到高价值产品的全方位布局,助力广西汽车产业做精做强,加速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新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政策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有序竞争,鼓励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构建更精细化的“两新”政策调节体系,持续支持微小型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针对用户,需要继续提供购车补贴、减免购置税,持续完善农村新能源汽车用车生态等,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则需要加强合作,建立更高级的竞合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协同研发、联合营销等方式,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用户、企业、行业创造更多价值,让竞争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共创,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出口量已居全球第一,但品牌价值仍待提升,如何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建立全球认可的品牌形象?
姚佐平:当前海外市场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东南亚多国推出进口关税减免政策,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局势正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欧美高端市场的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品牌认知度不高及本地化能力不足等,都为出海带来了严峻挑战。
随着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全链出海,科技创新、品质卓越、品牌卓著,将是未来中国品牌的海外形象。国内车企应该从传统的“中国制造、海外销售”出海模式,转向涵盖技术、产业链、生态的新质出海模式,向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作为一家带领产业链共同走出去的民族车企,五菱已形成“整车出口”“借船出海”和“完全自主”等多元化出海模式,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前三。在印尼市场,五菱带动17家上下游企业一起扎根印尼,并在印尼开发了超过50家本土供应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任督二脉,建立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全新生态,在此基础上输出品牌及产品,并形成完整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体系的范例,不仅提升了五菱在印尼市场的竞争力,2022年—2024年,五菱蝉联印尼新能源市场销量第一,也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五菱还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