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祭出“杀招”,智驾免费,噱头还是新范式?
2025年已悄然走过百余天,智能驾驶的热度仍未消退。从“智驾平权”到“智驾安全”,一场关乎智驾发展的全民大讨论已经持续了数月已久。最近,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智驾大讨论再添一把火。
多家车企“试水”智驾免费
4月10日,零跑汽车发布在智驾、三电质保、OTA升级等三方面的优惠公告。其中,零跑三电终身质保将覆盖全系用户,对于未获赠三电终身质保或整车终身质保权益的首任车主(非营运),官方将在4月30日前补赠三电终身质保权益。此外,零跑还将在7月对2021~2023款C11/C01用户进行OTA推送,包括升级“红绿灯读秒、直线召唤”等高频需求功能。
在智驾方面,零跑宣布,从4月10日起,旗下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所搭载的智驾软件全部免费使用,包括免费开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针对此前已付费开通NAP功能的用户,公司将在5月31日前退还相关费用。此外,首任车主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享受高阶智驾体验。
智驾软件全免、老车主退款,零跑此举看似向行业投放“深水炸弹”,但智驾不额外收费的车企并非零跑一家。今年2月,比亚迪一手“全系标配”,实则便是全系车型免费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3月,奇瑞汽车宣布自2025年起,奇瑞智驾系统“猎鹰智驾”将覆盖奇瑞全品牌的全系车型,涉及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2024年11月,小鹏汽车宣布小鹏车型不再区分Max和Pro版本,全系标配智驾,无需订阅、无需缴费。不久前发布的小鹏G6、小鹏X9均强调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不选装、不订阅、不收费。
再往前追溯,2021年,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便曾发文称,理想汽车此后所有车型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完全标配,包含软件、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算力硬件、传感器等,既不收取软件激活的费用,也不收取订阅费用,无论什么价位的车型均实现标配。
“所谓的‘智驾免费’,说白了其实是‘加量不加价’,增加智驾功能但并未提升产品价格,实则智驾费用是包含在车价中了,所以这个‘免费’要打个引号。”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这些车企能做到智驾不单独收费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智驾成本随着技术成熟而不断下探;二是带有一定营销目的。
据纪雪洪介绍,目前喊出“智驾免费”、“全系标配”等口号的车企,多针对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智驾免费’的前提是域控制器成本、算力成本、传感器成本的下探。”纪雪洪表示,随着近年来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NOA成本现已下探至千元级别,企业足以覆盖该成本。根据五矿证券研报,比亚迪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便已降至4000元以内。打着“智驾免费”的招牌,车企又能因此吸引不少消费者购车,销量的增长又能分摊一部分智驾成本,因此一众车企方有勇气喊出“智驾免费”。
智驾该不该收费?
虽然不少车企将智驾功能列为全系标配,但仍有部分车企坚持以一次性买断或订阅制等方式收取智驾服务费用。据了解,蔚来的智驾费用不包含在车价里,而是选择订阅的方式,单次包月价格为380元。
同样对智驾功能收费的还有特斯拉和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汽车品牌。其中,针对中国市场,特斯拉增强版辅助驾驶(EAP)售价3.2万元,季付1399元/季度,月付699元/月。其智能辅助驾驶(FSD)则定价6.4万元。日前,有消息称,特斯拉还将在5月推出FSD的包月套餐订阅服务,预计定价680~980元/月。华为HUAWEI ADS(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标准价格为一次性购买3.6万元,包月720元/月,包年7200元/年;HUAWEI ADS SE(乾崑智驾基础版)高阶功能标准价格为一次性购买5000元,包月100元/月,包年1000元/年。
不过,就算是特斯拉、华为,也没能顶得住来自其他车企的“免费”压力。3月17日,特斯拉中国宣布用户可免费试用FSD,试用期为30天,该系统买断价为6.4万元。去年7月,华为推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限时优惠,一次性购买价格降至3万元。去年年底,华为车BU又宣布将这一优惠延续至2025年6月30日。刚刚提车2025款问界M9的上海车主潘先生表示,自己在提车后收到2万元的折扣,开通ADS 3.0高阶功能包实际仅花费1万元。蔚来则会在车主购车时随车赠送时间不等的智驾服务。对此,蔚来ET5车主朱瑶告诉记者,自己在2024年6月购车时获得了长达6年的免费智驾权益。“据我所知,至今好像还没有人花钱买,到期了又会免费续上。”她说。
智能驾驶,到底该不该免费?针对此轮“智驾免费”浪潮,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不会盲从。“我认为大家没有把账算清楚。如果你打算终身免费,你的预提够不够?如果大家真的去抠财务,一辆车的数据闭环要有钱,这是十几年的持续服务,不是功能。每年的通信费、数据费,就像质保一样要预提,不预提个几千元肯定不行。因为车企的承诺是跟着车走的,消费者用车15年,车企就要管15年,不能管5年。”在李斌看来,智驾应该是一项“服务”而非汽车的终端“功能”,其年度履约费用远比想象中得高。
不过,在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看来,先为用户提供智驾标配,才有探索更多增值服务的可能。他表示:“以前我们认为高阶智驾是增值服务,要收费的。但如果把高阶智驾做成标准服务,会发现未来会有新的增值服务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它是新的增值服务的基础。所以AI汽车的标准是要标配高算力和高阶智驾,要不然很多能力做不到。”
在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看来,对于企业而言,智驾收不收费、如何收费必须依企业发展而定。软件开发初期,投入成本比较高,车企喜欢一次性买断的模式,可以快速回收成本,用于后续软件的开发和升级。对于版本比较稳定的情况,车企喜欢订阅模式,可以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在自动驾驶成本、能力、商业模式、品牌认知度以及规模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车企可以选择以标配或免费的形式将智驾功能提供给消费者,不存在算不清账的问题。
免费虽好 但更要好用
“特斯拉、蔚来包括华为乾崑智驾,大多搭载在中高端车型上,配备了城区NOA功能,从算力、传感器、软件开发等方面来看,智驾成本更高,目前企业较难覆盖这一成本。”纪雪洪认为,随着智驾成本的不断下探,未来城区NOA也有望发展到标配阶段,“大约还需要2~3年时间,到时成本控制越好、组织能力越强的企业自然能够率先实现智驾免费,从而去赢得更多用户。”
免费虽好,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好用才是关键。“没啥用,这个智驾系统一堆差评,免费也不敢用啊。”“低价低能,免费也不会用。”……尽管零跑公布智驾软件免费,但部分零跑车主似乎并不买账。有零跑C10车主表示,当初自己买的是顶配版,结果发现很多功能都不好用,甚至不如合资品牌燃油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好用。浙江车主杨先生也表示:“有一次在几乎没有车辆的高速公路上开车,我开启自适应巡航,结果车辆毫无预警,突然刹车,把我吓坏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几位打算购车的消费者均表示,智驾收不收费不重要,好不好用才更重要。在被问起是否因智驾免费而考虑零跑时,近期打算购车的北京车主赵先生告诉记者:“免费挺好的,但零跑的智驾听说不太好用,我不太敢尝试。”近期发生的智驾相关事故,让消费者对于智驾功能的安全性、稳定性开始更加关注。“我现在开车几乎不使用智驾功能,感觉有点儿恐怖。”丁女士称。
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表示,当前有90%的用户愿意为高阶智能驾驶服务支付额外费用,其中有30%的用户甚至愿意支付超过1万元。
鹿文亮也认为,无论是智驾免费、全系标配还是一次性买断、订阅制,对于消费者而言本质上都一样,实际上都已为智驾功能付费。“只是不同的方式给到消费者的‘体感’不一样,这要看消费者自己如何算账了。”他说。可见,“免费”并非车主使用智驾的决定性因素,而如若智驾功能不够好用,甚至存在风险,不仅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更是关乎生命安全。对于车企而言,被冠上“低能”智驾的名号无疑是对品牌力的极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