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刻在奇瑞骨子里的追求
“造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奇瑞像守护自己家人那样,守护每一个人。”5月13日,奇瑞龙山试验中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这一天,奇瑞在这里举办了以“底线”为主题的安全之夜活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奇瑞在汽车安全领域的技术成果,更以一场场“硬碰硬”的极限测试,向全球用户传递了一个信号:安全始终是奇瑞刻在骨子里的追求。
在这场聚焦汽车安全的技术盛会上,奇瑞还正式发布了基于全新E0X平台打造的首款C级旗舰轿车——风云A9L。这款车型不仅承载着奇瑞冲击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决心,更以一系列超越行业标准的安全技术,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对安全底线的坚守与突破。“安全是奇瑞的底线,也是我们向全球用户承诺的核心价值。风云A9L的诞生,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对标国际’到‘定义标准’的跨越。”尹同跃说。
安全是奇瑞的DNA
在活动之前长达4小时的直播活动中,奇瑞用各种方式展现了其在汽车安全上的研发成果。十年前的老产品进行碰撞测试,测试顺利通过。老产品放在今天,安全性也毫不逊色,证明了奇瑞产品的安全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风云A9L“铁人三项”碰撞试验,涵盖涉水、刮底、正面柱碰。这次试验中,涉水试验是法规标准的4倍,刮底试验是行业标准的1.33倍,碰撞试验是行业标准的3倍,风云A9L顺利完成。
“安全必须与时俱进,奇瑞的目标是要让‘五星安全’遍布全球。”尹同跃说。自1997年成立以来,奇瑞始终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底线。2003年,奇瑞成立国内首个碰撞仿真团队;2010年,斥资20亿元建成亚洲最大的碰撞安全实验室——龙山试验中心。这里每年进行超过1500次实车碰撞测试,覆盖全球67种场景,满足中国、欧洲、东盟等地区的严苛标准。
尹同跃提到,曾有专家建议奇瑞减少实车碰撞以节省成本,但奇瑞坚持“模拟要做,实车碰撞也一个都不能少”。这种近乎“固执”的投入,让奇瑞旗下41款车型斩获全球五星安全评级,成为获得该荣誉最多的中国品牌。例如,2008年奇瑞A3成为中国品牌首款C-NCAP五星车型;2023年星纪元ES通过新能源车六维电安全认证;2025年风云A9L更以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刷新行业安全标杆。
奇瑞的安全标准始终对标全球最长板。国内法规未要求车辆翻滚测试,奇瑞便参考美国标准,主动加测极端工况;针对海外市场的高温、极寒、多雨等复杂环境,奇瑞提前完成“一地一策”的适应性开发。“我们坚持安全过度投入,超千亿的投入,数万次的超标准碰撞实验,只为守护你的一次万一。”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说。
为未知风险预留“多重保险”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汽车安全面临电池、算法、全球化等新挑战。奇瑞的应对策略是:用冗余设计覆盖全场景,用极限测试验证可靠性。“面对电动化、智能化对汽车安全提出的全新要求,奇瑞构建覆盖了全人员、全过程,全工况、全方位、全市场的全维安全防护体系,重塑安全底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副院长徐有忠说。
此次发布的“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从全级别车身安全、全场景驾驭安全、全维度守护安全三个层面构建防护体系。以旗舰车型风云A9L为例,其车身采用88%高强度钢铝,热成型钢强度达2000MPa(1平方厘米可承受20吨压力),远超奔驰E级的1500MPa;标配9安全气囊,侧气帘保压时间长达6秒,降低二次碰撞风险。为了验证这些设计的可靠性,风云A9L经历了多项“超标”测试:55km/h中心柱碰(能量为行业标准的3倍)、400mm深水区涉水(国标4倍)、双车120km/h对撞等。测试结果显示,车辆乘员舱结构完整,电池无泄漏、无起火,车门可正常开启。
电池安全是用户焦虑的核心。奇瑞的“锁子甲”电池结构通过41层防护设计,经历4.9米高空跌落、72小时泡水、720小时盐雾腐蚀等极限考验;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碰撞后2ms断电,领先行业50倍。尹同跃特别提到:“奇瑞的企业安全标准比国标严苛得多,比如电池热失控防护时间从国标的2小时延长至48小时,严苛程度提升2400%。”
在智能化领域,奇瑞同样强调“冗余”。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搭载27颗传感器,支持135km/h紧急避障、130km/h对静止车刹停;AI数字底盘2.0每秒扫描1000次道路,雨雪天气打滑风险降低60%。
“冗余不是浪费,而是对安全至上的‘多重保险’。”尹同跃用这句话概括奇瑞的安全哲学。
从“守护者”到“推动者”
“我们在新技术开发上很积极,但上车时反复验证,宁可‘起大早赶晚集’,也要确保万无一失。”尹同跃说。在这万无一失之外,奇瑞更有着周全的考虑。其在发布会上宣布成立“奇瑞守护者安全俱乐部”,标志着奇瑞从产品安全向生态安全的跨越。该俱乐部联合事故亲历者、安全从业者和公益组织,发起“AED黄金四分钟联盟”,让急救设备随车流动;同时通过安全驾训营、公开课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
未来,奇瑞的安全布局将延伸至更前沿的领域。尹同跃透露,奇瑞正在研发汽车中央安全域控大脑、AI预碰撞系统、车身自防御技术等,以应对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趋势。此外,奇瑞将强化全球化安全能力,在德国不限速高速、东南亚暴雨环境等场景中完善技术验证。
奇瑞对安全的追求甚至体现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车内甲醛浓度仅为国标1/14,电磁辐射趋近于0,连孕期乘客也可安心乘坐;量子加密通信技术保障信息安全,实现“零破解率”。
从28年前成立的一家地方车企,到如今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的全球化品牌,奇瑞用“安全”二字诠释了中国制造的进化逻辑。正如尹同跃所言:“安全没有天花板,奇瑞的底线只会越筑越高。”当行业陷入配置与价格的“内卷”时,奇瑞选择回归本质——对生命的敬畏,才是技术创新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