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整合 吉利回归商业本质:赚钱!
5月15日,在吉利汽车控股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暨“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说明会上,吉利宣布了“回归一个吉利”后的管理层调整:
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执行董事;另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至此,“一个吉利”在人、财、法三个方面实现了统一。桂生悦在会上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对于这一点,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全体管理层已经看得很清楚,广大股东们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关于领克和极氪整合的股东大会上,99.99%的股东投了赞成票,充分说明了广大股东们对整合的高度认同。
再难也要整合 必须攥紧“一个拳头”
“时间不等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这么快进行合并的基本逻辑。”桂生悦说。
但是,整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吉利汽车在SQE、供应链、中央研究院以至领克并入极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进入2025年以来,整合更深入,范围也更大,吉利汽车开始进行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整合。桂生悦表示,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合的效率和为整合而产生的沟通成本问题。虽然是内部整合,但也必须依法合规进行。整合牵涉到了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在整合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都要通过各自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这就大大降低了整合的效率,延长了整合的进度,同时彼此沟通的成本也非常高。
二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吉利和极氪各有自己的员工激励机制,这就产生了大家利益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各项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自为自己所在的公司争取利益倾斜的情况,这就会让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发展,上述两方面问题一定会越来越严重。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两家公司整体合并,回归一个吉利,才能真正达到整合的目的。”桂生悦说。
李东辉在会上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在基础技术、产品研发、制造以及采购等各个领域全面地推进协同。但正如桂生悦所言,由于吉利汽车与极氪分别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管理团队独立,前端市场营销也各自开展,导致整合力度、速度和效果存在局限性。
5月8日下午,极氪并入吉利汽车的公告发出之后,资本市场对吉利汽车深度整合的反馈也非常正面。吉利汽车股价连续两天上涨。未来,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有望持续攀升。
降本增效 业绩刷新历史新高
近日,极氪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作为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并表后的首份季度财报,据美股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极氪科技净亏损大幅收窄,同比降低超60%,在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元,双品牌均达成历史同期最好财务表现。
据财报披露,极氪一季度总营收达220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一季度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攀升至19.1%,创历史最高。
据安聪慧介绍,在领克并入极氪后,极氪销售费用今年一季度为20亿元,去年一季度为21.7亿元,去年四季度为31.4亿元,同比、环比大幅下降;管理费用今年一季度为6.4亿元,去年一季度为7.5亿元,去年四季度为9.7亿元,同比、环比也实现大幅下降;资本开支方面,今年一季度为3.2亿元,去年一季度为6.9亿元,去年四季度为4亿元,也有较大的下降;研发费用今年一季度为29.1亿元,去年一季度领克和极氪的研发费用加在一起为23.3亿元,去年四季度为39.1亿元,同比、环比下降,研发费用率也自去年一季度13.2%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1.9%。
与此同时,在《台州宣言》战略深化指引下,吉利汽车加速实现新能源全面转型。第一季度,吉利汽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销量目标完成率居行业前列。
根据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规模效应释放,第一季度,吉利汽车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毛利率达15.8%。
据桂生悦介绍,极氪与吉利汽车合并后,通过统一管理团队,在保持各品牌独立面向客户群体开展营销及产品设计的前提下,将最大限度协同中后台工作。经内部测算,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方面,去年已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此外,在制造、人力、财务、法务等管理部门的协同中,预计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将显著降低。
极氪与吉利汽车整合后,吉利汽车初步定了一些目标:在增长性上,效益超过5%;在研发效力、管理效益以及营销费用效率上,提升15%-20%的效益。
技术平台化 品牌差异化
去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吉利就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的五大战略举措来推动一个大吉利,在产品战略上形成共识,在资源整合上进行进一步聚焦与协同。
技术方面,吉利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今年3月,吉利在三亚发布了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将全集团所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统一到一个组织架构下。千里浩瀚拥有H1、H3、H5、H7、H9共5大层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根据不同的产品梯度来做不同匹配,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H1、H3、H5、H7、H9总体分为两大类:一是高阶自动驾驶方案;二是高价值的自动驾驶方案。这两套方案吉利在硬件基础上基本做到了通用性。
淦家阅表示:“在软件基础上,随着AI人工智能、VLA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未来的智能辅助驾驶只有在硬件上标准化统一后,在软件上才有机会走向统一。软件统一以后,我们通过配置不同的云端、车机端算力,以及通用类大模型和汽车垂类大模型结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从目前来讲,高阶与高价值形成千里浩瀚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从未来来讲,通过VLA大模型能力来构建整个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品牌方面,吉利汽车深度整合后会让产品品牌的差异化更大。吉利汽车打造四大品牌的生态圈:极氪会继续定位在豪华、极致、科技的定位;领克将会定位在潮流、运动、个性;银河主要还是定位在高价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国星将会继续聚焦节能化的燃油车、智能化的燃油车维度。这四大品牌将会非常清晰地有着自己的定位,将会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
今年年初,吉利汽车于哈尔滨召开的《台州宣言》解析会上正式发布了“两横七纵”战略,“两横”,即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品牌整合与市场定位差异化;“七纵”,即包括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在内的七大核心技术领域。未来,吉利将继续围绕着“两横七纵”思路,继续推进组织融合与组织效益。
淦家阅认为:“对于组织未来的变化,我的观点是业务在哪,组织就要在哪;组织在哪,人才就要在哪。围绕着业务,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产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都要形成爆款能力。这种爆款能力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一种方法论,体系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了,未来持续打造各细分市场爆款产品的可行性就会越来越大。”
从去年4月吉利控股集团开始讨论回归一个吉利的方案,到去年9月20日正式发布《台州宣言》,再到几何并入银河、领克与极氪整合,极氪私有化且并入吉利汽车,一年多的时间内,吉利控股集团动作频频,改革大刀阔斧。尽管整合过程繁琐而复杂,但整合的逻辑却很简单,即回归商业本质——经营企业就是为了赚钱。降本增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利润,也只有持续盈利才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