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纵论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体系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20·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刘晓烨
王金玉 编辑:刘晓烨

5月16-18日,以“智启中国知产新纪元,开创全球汽车新格局”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主办,中汽信科、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研发总院承办,中汽知识产权(广州)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华中分中心协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及企业的400余名嘉宾参加大会。

要营造良好的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环境

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洧表示,中汽中心作为国资央企,始终立足产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在知识产权领域充分发挥“创新引擎”和“行业智库”的双重作用。中汽中心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聚焦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指出,东风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构建全链路研发体系,与行业伙伴携手共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副司长宋蓓蓓强调,中国汽车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与交流,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良好的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则提出,技术、管理、质量和市场是推动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要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器,我们要拥抱人工智能,加快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首席工程师张振林表示,新时代,车企要重视技术融合,加大关键领域研发投入,加速国产化进程,加快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生态,减持开发思路,构建知识生态、算法生态、算力生态,打造AI时代的朋友圈,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的AI查询过体验;综合保障,加快高速网络、大模型和智能大蒜粒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智能化构建系统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白光清介绍,海牙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几大优势:最少的手续,通过一个简单的在线流程,以一套形式要求和一种语言提交一份国际申请,为多大100件外观设计在90多个多家寻求保护;节约成本和实践,单一申请框架可显著节约时间和成本,可自行决定是否在国际上使用法律代理;集中管理,直接通过产权组织管理和续展国际注册;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护外观设计。

本届年会上,还举行了中国汽车知识产权AI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生态贡献奖颁奖仪式,为汽车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并发布了《2025中国汽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知识产权部长李金良提出,专利等知识产权要转化成企业的竞争力,是需要时间的。以华友钴业为例,目前,企业的存量专利尚未发挥应用价值,反而因需要支付代理费并缴纳高额的申请费、维持费等各类费用,逐步成为企业的负资产。2024年,华友钴业专利资产管理成本达到约185万元,其中,专利年维护费约45万元。“专利资产整合需求迫切,现有专利分散在不同研发团队和技术场景中,尚未形成与业务板块深度耦合的专利组合,需要通过系统性技术结构,建立‘工艺-设备-产品’联动的专利保护网,为技术许可、业务合作等商业化运作提供资产包支撑。”李金良认为,企业在专利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技术竞争力可视化不足和品牌资产与技术实力错位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提升专利等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度。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专家关佳景则强调,当前,全球汽车领域侵权诉讼多发,知识产权已成为车企开拓及维护市场的利器。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自身利益、抵抗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车市已进入淘汰赛,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知识产业纠纷频发。车企要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打造高质量专利;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

要重视国际上汽车标准必要专利(SEP)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承诺期审判庭原副庭长金克胜强调,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体,既具有标准的普适性、强制性和国际化特性,又兼具专利的独占性、侵权性和地域性特征,往往包括多法域专利权在内的一揽子专利组合,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应用价值。由于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往往具有较强谈判优势,为防止专利挟持等问题,标准必要专利权人通常须向标准组织提交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承诺,即承诺遵守FRAND许可义务。在理想情况下,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实施者按照FRAND原则进行理性磋商谈判,双方根据专利价值评估、技术磋商等达成全球许可条件。这种充分磋商下的市场化谈判往往更符合经济效率,可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理论战略研究所所长曹俐莉提出,要素化了解标准专利协同机理,未来,标准专利协同将迎来战略发展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从自身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需求出发,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等战略性创新资源争夺。全链条参与标准专利协同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种侧重。事前,开展融合布局,进行设计标准的专利信息披露,作出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承诺等;事中进行许可谈判等;事后解决侵权纠纷、费率纠纷及反垄断纠纷等。近年来,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领域的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标准必要专利全球治理,将其上升为组织战略高度。美国、欧盟、应该、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从自身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需求出发,通过修订其标准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家战略、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南等深度推进有关标准必要专利工作,释放出最新的国家和地区立场,呈现出对标准必要专利治理的发展新趋势。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诉讼.纠纷课专利代理师大久保聪士则提出,有必要在考虑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提下对SEP进行规范。“通过获得许可,实现标准与规格的积极利用与SEP的稳定实施,由此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课题,提高社会整体的便利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大久保聪士认为,Avanci许可方案缺乏透明度。理想的SEP许可环境要加强透明性和可接受性。为了让SEP许可具备可接受性,谈判应在没有禁令威胁的环境中进行,开展有建设性的谈判,实施者与权利人要相互理解对方的里程。谈判要在权利人(及部分实施者)确定规则前提下参与,鼓励更多实施者参与谈判。

汉坤律师事务所顾问孙斌也表示,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领域必要专利纠纷新战场,中国车企已经面临诉讼。汽车领域SEP许可谈判衍生了上游权利用尽及重复收费、许可计价基础争议,实施者接受许可的义务整理,车企实施者及时回应义务等新问题。

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许可总监纪烈超强调,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指实施标准必不可少的专利。存在真实性问题,第三方报告显示,声明的SEP中仅约三分之一是真实SEP,过度声明问题严重,且不同专利包的真实SEP占比差异巨大。FRAND原则的由来,是平衡专利本身的垄断属性,权利人预先对行业实施人的FRAND承诺。许可费在费基、费率、许可费堆叠等方面存在争议。透明度方面,主要集中在专利报质量,技术讨论必要性、合理的CC数量、对标性和稳定性并举,可比协议等方面。

AI焕新知识产权发展

同济大学教授毛昊提出,全球AI专利进入了侵权纠纷与诉讼的高发期,大模型生成对象的版权保护,大模型本身在研发运用中的版权侵权风险认定和防控等问题已经出现,需引起重视。“我们要明确大模型版权政策的宏观定位,着重降低训练阶段的版权合规风险,在大模型运用中充分尊重版权制度。”他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汽车产业“智”“竞”前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AI 驱动下,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人机交互革新、即使竞争迭代、生态协同共建、制度安全护航五大路径,实现从“量增”到“质变”的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中国范式。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在“智”与“竞”中继续前行。

北京国专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闫家福也提出,AI在IP领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全行业全链条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自身的挑战,高质量数据集供给不足,数据合规风险,算力能效的限制,信息安全风险等,还与现有专利制度有冲突。大预言模型技术将催动个人通用信息助理成为现实;专利创造的质量效率将大幅提升;专利申请审查的技术门槛降低,质量和效率提升;核心工作变得更有价值而无法被取代;大模型技术将成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工具。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助理院长易在成提出,自动驾驶中AI合成的声音,其中功能性提示音,是一种功能性表达,可能会涉及专利侵权、商标混淆;品牌化指示音,是视听作品、录音制品,可能涉及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技术生成音效,可能构成技术方案,即专利,可能涉及专利侵权。这需要企业在今后的市场发展中引起重视。

在武汉智权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高级顾问王卫东看来,数据正在驱动汽车革命,数据是实现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基础要素,是促进产业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资源,数据具有爆炸性和符合性的特点。但也需关注汽车用户行为数据的权属之争,监管也存在难度,如隐私权和国家安全,个人同意和强制矛盾、数据自由流动和本地化存储的界定等问题。确权方面也存在难题,如用户个人隐私、用户主动生产和车辆被动记录、匿名数据归属等确权方面存在一定争议和难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