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文工团话剧《大国工匠》走进中国一汽
7月15日至17日,全总文工团话剧《大国工匠》走进一线,在吉林长春中国一汽红旗会堂连演三场,吉林省各界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工会干部及职工代表三千余人到场观剧,共同感受这场艺术与匠心交融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文艺精品。
该剧以三代女性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展开叙事,生动讲述了她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守初心、追求精益求精的故事。女主角王专一从普通农村姑娘逐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及国家级焊接大师的历程,正是工匠精神的鲜活写照。而三代人之间的技艺传承,既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更以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让来自焊接、装配、研发等多个岗位的一线工人无需奔波便能享受到这场艺术盛宴。
舞台上,飞溅的焊花、精准的操作、师徒间的技艺切磋,将车间场景鲜活还原,演员们的细腻演绎让工匠精神跃然眼前,让思政教育在车间与舞台的交融中直抵人心,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剧中人攻克技术难关的拼劲,和我们车间里搞设备升级时的状态一模一样。”全国劳模、中国一汽红旗装备维修段长赵达感慨道,“工匠精神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代代工人在岗位上‘跟自己较劲’的坚持,这出戏把这份坚持演活了。”青年职工张谦则说:“看到剧中年轻人从生手成长为技术骨干的过程,很有代入感。特别是剧中那句‘我就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是给年轻人的生动一课。”
期间,演职人员走进中国一汽生产线与工人交流,为《大国工匠》的创作打磨汲取营养。青年演员吴昊表示,走进一汽,我倍感震撼,更加懂得了“共和国汽车长子”的分量,从第一辆解放卡车到如今智能生产线,我们的工业发展不再盲目崇拜西方审美,每一个技术突破是国家工业成长的缩影,每一处细节的精心打磨都体现着技术自信、科技自信、文化自信,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把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凝练在人物上、作品上,鼓舞广大职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