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电动新标杆——试驾小米YU7

发布日期:2025-08-12· 中国汽车报网 冯英杰 编辑:郭晨
冯英杰 编辑:郭晨

作为小米汽车生态的重要拼图,YU7不仅延续了SU7的科技基因,更在空间实用性与驾驶质感上实现突破性进化。从试驾现场的热烈反响来看,这款承载着小米汽车野心的作品,正以“重新定义规则”的姿态,为电动SUV市场注入全新活力。在本次试驾活动中,记者深度体验了这款车,该车展现出的全面性,让记者由衷赞叹。
  极简美学中的功能主义革新
  小米YU7的外观设计采用了低趴的宽体造型,实现了运动风格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其“星际战舰”设计语言带来强烈视觉冲击。水滴形矩阵大灯与封闭式前脸构成极具辨识度的家族特征,前包围的空气动力学通道既降低风阻又增添运动气息。
  该车内饰采用“智能生态舱”设计理念,1.1米天际屏由三块4K Mini LED屏幕组成,1200nits峰值亮度确保强光下清晰可见。这块全球首创的巨幕不仅支持无线CarPlay,更内置趣味宠物时钟,将科技感与关怀感巧妙融合。试驾过程中,第三代骁龙8芯片的流畅运算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多任务切换如行云流水。更令人惊喜的是,车内采用大量环保软质材料包裹,配合256色氛围灯与定制香氛系统,营造出堪比豪华品牌的座舱氛围。
  电动时代的驾趣标杆
  试驾活动全程,小米YU7的动力储备展现出惊人实力。记者驾驶的是YU7 MAX版,双电机四驱配置能达到3.23秒的零百成绩,这一数据已逼近法拉利SF90,而其32.99万元的售价仅是后者的零头。实际驾驶中,该车电机响应速度极快,动力输出线性且持续,即便在120km/h以上再加速,依然能感受到较强的推背感。
  小米YU7 MAX版配装的800V碳化硅平台与5.2C超级快充组合堪称黑科技。试驾间隙在服务区补能,15分钟便增加620km续驶里程,彻底消除里程焦虑。更值得称赞的是,该车电池包采用CTC一体化集成技术,不仅提升空间利用率,更通过多重热防护系统确保安全性。底盘调校方面,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搭配双腔空气弹簧,在过弯时提供强韧支撑,连续变道车身姿态稳健如磐石。运动模式下,Brembo四活塞卡钳带来33.5米的百公里制动成绩,给予驾驶者充足信心。
  辅助驾驶体验全面进化
  小米YU7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芯片与激光雷达,硬件配置堪称豪华,使得辅助驾驶功能表现也有大幅提高。
  高速场景下,车辆变道决策快准狠,保障通行效率的同时,也兼顾安全性。在辅助驾驶测试中,面对临停车辆与对向来车的复杂局面,系统选择也极为合理,印证了其“安全优先”的底层逻辑。实际测试中,系统对交通信号灯、道路标识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8%,即便在雨雾天气下,依然能保持稳定工作。
  与小米SU7相比,YU7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进步明显。测试中,该车绕行障碍更主动,拥堵路段通行效率提升显著。值得肯定的是,系统在遇到施工路段时能快速识别临时标线,并保持车道居中行驶,展现出优秀的环境适应能力。此外,自动泊车功能支持垂直、侧方、斜列车位等多种场景,尤其在狭窄车位中,通过循环泊车技术可实现“一把进库”,实用性大幅提升。
  人机共驾方面,方向盘介入即退出辅助驾驶的策略依旧以保障安全为先,但通过权限分级选项的加入,未来将提供更个性化的驾驶体验。这种循序渐进的优化策略,体现出小米对辅助驾驶技术的务实和谨慎。更令人期待的是,车辆支持OTA远程升级,未来将通过软件更新持续解锁新功能,例如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代客泊车等,确保用户体验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综合试驾表现,小米YU7展现出远超价格的越级实力。对于追求科技感与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而言,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智能终端。当25万元级SUV拥有百万元级超跑的加速体验,小米正用实际行动证明:电动时代的游戏规则,已然改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