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吉利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技术的智能座舱”

发布日期:2025-08-21· 中国汽车报网 张海天 编辑:刘晓烨
张海天 编辑:刘晓烨

当智能汽车行业还在为语音唤醒速度、屏幕数量比拼参数时,吉利用一场颠覆性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

8月20日,吉利正式推出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AI座舱,以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新一代操作系统Flyme Auto2和五层AI原生架构为核心,宣告传统智能座舱时代的终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智能汽车从“功能工具”向“情感伙伴”的本质跃迁,为行业树立了AI时代的体验新标杆。

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AI座舱的体验革命

传统智能座舱的痛点从未真正解决:用户需要在层层菜单中寻找功能,语音交互局限于“指令-执行”的机械循环,不同场景下的服务割裂成信息孤岛。而吉利AI座舱的核心突破,正是将这种被动的“工具逻辑”重构为主动的“伙伴逻辑”。

这种重构的底层支撑,是吉利全域AI技术体系的闭环落地。年初发布的全域AI战略已在智驾、动力、底盘等领域实现量产,此次座舱域的突破形成了“环境感知-需求预判-主动服务-反馈进化”的全链路能力。当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感知到即将进入拥堵路段时,Eva会主动询问是否切换至“舒缓模式”,同步调暗车内灯光、开启座椅按摩、播放轻音乐;当AI云动力2.0监测到续航不足时,Eva会结合用户日程推荐最优充电站点,并提前预约充电位——服务找人的主动智能,彻底告别了传统座舱的功能堆砌。

更具革命性的是情感化交互的落地。基于星睿AI大模型、阶跃星辰语音模型和流动记忆模型的深度融合,Eva拥有了超越行业的“情感感知力”:它能通过语音语调识别用户的疲惫情绪,主动建议停靠休息区;能记住用户对“冷一点”的偏好是22℃,而非24℃,在不同季节自动调整空调设定;甚至能在用户提及“孩子生日”时,悄悄推送沿途的蛋糕店推荐。“人格化”的交互方式,让汽车从被动应答到主动响应进阶,也使得冰冷的交通工具变成了有温度的出行伙伴。

五层架构与统一战略:技术平权的底层密码

吉利AI座舱的量产落地,绝非单点技术的偶然突破,而是架构先行与生态协同战略的必然结果。其自研的“五层AI座舱原生架构”,从算力基座到智能体呈现,构建了行业首个全链路AI能力体系,这正是其敢称“首个真正AI座舱”的底气所在。

在算力层面,云端23.5 EFLOPS的星睿智算中心2.0与车端200 TOPS的 AIBox 形成“双脑协同”,前者通过10T通用数据与40B汽车垂类数据训练大模型,后者凭借70亿参数端侧模型实现本地化快速决策,解决了“云端强但延迟高、车端快但能力弱”的行业矛盾。在软件架构上,吉利成为全球首个将LangChain和LangGraph框架移植到车机的厂商,这种原生AI架构让座舱从“应用为核心”转向“智能体生态为核心”,支持服务的无缝编排——当用户说“晚上接客户”,Eva会自动联动导航规划商务路线、调至静谧座舱模式、预约停车场,无需用户手动切换任何应用。

而“一个吉利,一个座舱”的战略协同,则让先进技术实现了真正的“普惠”。基于统一的AIOS架构,Flyme Auto与Zeekr OS既保持品牌特性,又共享Eva智能体与用户数据。“和而不同”的协同模式,避免了多品牌技术重复研发的资源浪费,更通过统一用户ID实现了体验的无缝流转——用户在吉利银河上设置的座椅角度、音乐偏好,切换到领克车型时无需重新调整,Eva会自动同步所有个性化设置。这种“AI平权”的理念,让吉利旗下所有品牌用户都能共享最前沿的智能体验,打破了高端车型对AI技术的垄断。

告别参数竞赛:智能汽车的价值重构

吉利宣布“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这句看似决绝的表态,实则揭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汽车的竞争已从硬件参数比拼进入体验价值重构的新阶段。

传统智能座舱的竞争焦点,往往停留在屏幕尺寸、语音唤醒速度等可量化的参数上,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无需思考的便捷”和“被理解的温暖”。吉利AI座舱通过Eva的情感交互与主动服务,将竞争维度提升至“体验感知力”:当用户带着婴儿乘车时,Eva会自动识别儿童音区,切换至柔和的交互语气并推送摇篮曲;当检测到车内人员咳嗽时,会悄悄调高空气净化等级——这些无法用参数衡量的“细节关怀”,恰恰是用户感知最强的价值点。

这种价值重构还体现在用户数据的资产化利用上。通过统一用户ID实现的数据安全流转,吉利不仅让Eva“越用越懂用户”,更构建了跨品牌的用户体验闭环。目前Flyme Auto已覆盖超140万用户,这些真实场景下的交互数据反哺大模型训练,形成正向循环,让AI能力进入自我进化的快车道。相比之下,那些仍在比拼“语音指令响应速度快0.1秒”的传统座舱,早已偏离了用户体验的核心本质。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吉利的AI座舱布局是迈向“具身智能”的关键一步。Eva的“人格觉醒”并非噱头,而是汽车从交通工具向超级智能终端进化的起点——当座舱成为全域AI的神经中枢,它将连接智驾、动力、底盘等全域能力,甚至联动智能家居、城市服务等外部生态,最终实现人、车、环境的自主协同。正如吉利所期,这场AI座舱革命不仅定义了当下的智能体验标准,更勾勒出未来AGI时代出行的终极形态。

当行业还在讨论“什么是AI座舱”时,吉利已经用量产落地的Eva和Flyme Auto2给出了答案:真正的AI座舱,不是更复杂的功能菜单,而是无需菜单的自然交互;不是更快的指令响应,而是未发先觉的主动服务;不是冰冷的参数叠加,而是有温度的情感共鸣。这场革命,注定让智能汽车行业告别参数竞赛的旧时代,迈入体验价值的新纪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