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热能否驱散车市的寒
如约而至的2018广州车展,与往年已有大不同。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连续数月出现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车企告别了以往的高调、庆功和狂欢。于是,2018年的广州车展,气氛和气质都变了。“这是我从业十多年来,参加的最冷清的一届广州车展。”一位重庆媒体汽车周刊主编感叹地说。
11月16日媒体日当天,从北方赶到车展现场的汽车媒体记者纷纷换上了夏装,展馆里的温度与往年并无不同,依然很热,但整体的展台气氛和现场人气,却真的降温不少。不可否认的是,在这股车市寒流下开幕的2018年广州车展,像一面镜子,透射出当下车市的寒。
这股寒流究竟会在车市逗留多久?企业又如何驱寒、御寒?在退热的大势下,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和御寒绝招?企业都在以行动试图找寻答案。
♦冷暖自知 自主活跃新势力低调
吉利和长城,在本届广州车展正式开展前赚足了眼球。11月15日下午,双方宣布此前“黑公关”事件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对此有业界人士笑称:本届广州车展再无头条。
事实上,这两家自主品牌车企也以强势的参展阵容,为本届广州车展增温添火。尽管没有重磅战略发布,但刚刚上市的吉利缤越的参展,在现场赢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作为吉利全球模块化架构BMA的首款SUV,定位于高性能、高智能、高品质的缤越,成为吉利品牌向上、越级升级的又一力作。而长城汽车携WEY、哈弗和欧拉三大品牌共同参展,全新哈弗H6冠军版及哈弗H4智联版两款车型也在本届广州车展期间上市。
主场参展的广汽传祺,首款MPV GM6开启预售;此外,包括上汽名爵首款纯电动车型EZS、奇瑞捷途X70S、长安首款轿跑车CS85等在内的多款自主品牌新车型也出现在本届广州车展现场。总体而言,本届广州车展,自主品牌车企基本以新品展示为主,为明年即将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新品做好提前铺垫。
从2018广州车展自主品牌推出的重点车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于SUV市场的重视和期待,依然是自主品牌车企的“集体路数”。而且,根据新品的定位,升级、越级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毕竟,在乘用车整体市场降温的大趋势下,SUV细分市场的增速也开始明显回落,当“爆发式”增长渐行渐远之时,也意味着产品结构到了升级调整的关口。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车企依托近几年SUV市场的繁荣,取得了尚佳的业绩,但大多数自主品牌SUV车型均集中在入门级细分市场,产品差异化不强,导致部分品牌之间的竞争欠良性的事实仍然存在,这也是摆在自主品牌车企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在SUV市场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增速必然放缓,而在这其中自主品牌抢占份额需要有足够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来支撑。
与传统自主品牌车企相比,造车新势力在本届广州车展则显得普遍低调。一部分造车新势力包括威马、前途都选择以单纯的参展形式在广州车展刷刷存在感;一部分造车新势力则选择把首款量产车型在本届广州车展发布,比如,小鹏G3、电咖天际(ENOVATE)ME7、哪吒N01等。也许,市场大环境的降温,为造车新势力们带来更加冷静的思考,实体制造业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在产业变革的机遇面前,造车新势力固然具备一定优势,但究竟能否实现对产业格局的颠覆和重构,这个话题似乎并不是现阶段就能找到答案,一切仍需脚踏实地。
♦冷中有暖 高档品牌热度不减
透过本届广州车展可以发现,对于高档品牌而言,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则普遍显现出从容不迫的姿态。
以一线高档汽车品牌为例,包括奥迪、奔驰和宝马,都在本届广州车展带来了即将投放中国市场的重磅车型。可见,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仍然不减,这也为当下趋冷的车市注入信心和暖流。
“尽管市场出现增速放缓甚至下滑,但今年前10个月,国内高档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2%,目前高档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占到10%左右,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国内高档车市场整体份额将有望达到15%~20%。”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段建军说。
全新奥迪A6L亮相本届广州车展,该车将于明年正式在国内上市。与其所处同一阵营的奔驰E级和宝马5系都在此前推出了换代车型。随着全新车型的入市,未来国内高档C级车市场也将启动新一轮激烈竞争。
宝马全新X5也在广州车展完成首发,并将于年内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华晨宝马股比调整后的相关协议,预计在2022年前后,X5将在华晨宝马实现本地化生产。而刚刚在10月巴黎车展完成全球首发的奔驰全新GLE,也将于明年下半年在中国市场投放。
随着宝马全新X5确定实现国产,未来中大型高档SUV的市场竞争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国产化意味着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尽管这一细分市场的受众群体并不以价格为左右购买的第一要素,但这一级别车型国产化之后能省下不少“真金白银”的关税,对目标消费群体还是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被寄予厚望的奔驰全新A级长轴轿车也在广州车展亮相,并于11月底正式上市。该车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首款车型,接近2.8米的加长轴距和丰富的智能科技配置,将使全新A级长轴轿车成为入门级高档轿车细分市场的又一匹实力黑马。
本届广州车展除了一线高档品牌阵营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投放了重磅车型外,包括林肯、捷豹路虎等二线高档品牌也纷纷推出了一款或者多款产品。与一线高档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相比,二线高档品牌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很多。
♦多务实 祛浮躁 驱寒仍需练内功
转型,依然是2018广州车展传递出的强烈信号。
无论是电动化、智能化战略的落地,还是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蜕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口号和目标落实在行动上。
本田在本届广州车展推出了旗下多款电动化产品,并对SPORT HYBRID i-MMD 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展示。该项技术追求的目标是,在高效的SPORTHYBRID i-MMD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更接近纯电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此外,包括宝马、丰田、大众、现代等多个品牌也纷纷展示了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由此,我们也看到在追求电动化目标的路上,企业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和务实。
一个月前,戴姆勒与吉利组建合资出行公司的消息,再次引爆汽车圈,这也标志着中外车企开始携手对未来出行新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在广州车展期间,当记者问到相关项目的进展情况时,段建军透露,目前计划初期在国内选择4个城市投放100辆车进行试点,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和吉利旗下的高端产品,具体的试点城市还在讨论中。“戴姆勒旗下已有的Car2go汽车共享项目主要使用的是smart车型,未来与吉利合作的高端出行服务将会涉及到包括V级、E级、S级在内的多款产品。”段建军说。
长安汽车副总裁、乘用车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叶沛表示,尽管目前销量增速放缓,但从长远看,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动力仍在,关键看企业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在变化中挖掘增长潜力。对自主品牌车企来说,也意味着要有更高的竞争能力。长安汽车提出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并将于2019年实施,通过创新把效率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能源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转型。
也许,市场的暂时下滑对行业和企业而言,并不都是悲观。在告别了高速增长之后,行业和企业都需要更加冷静、清醒、审慎地思考未来的路将如何走得更加稳健和可持续。行业转型升级势不可挡,结构调整也是大势所趋,这也正是检验企业应对变化和压力内功的关键时刻。
编辑:黄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