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产销量同比增长 环比下滑 乘用车市平稳开局

发布日期:2021-03-04·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齐萌
赵建国 编辑:齐萌

   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191万辆和204.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1%和13.9%,同比分别增长35.1%和29.9%。

  “同比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去年年初适逢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基数水平普遍偏低;而环比下降,是因为今年1月国内部分地区间有发生的疫情、以及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影响到了车企生产节奏。”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芯片紧缺是影响汽车产量的一大因素。预计汽车缺“芯”情况会至少蔓延至二季度,下半年汽车生产要看芯片供应商排产情况。”

  ►乘用车市遭遇短时困难

  1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8.2%和31.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8%和25.2%;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8.3%和8.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8%和18.1%。在环比上,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均呈两位数较快下降。

  “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个别地区暴发对汽车产销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引导就地过年的措施在各地各单位得到大面积贯彻实施,力度较大,因此返乡人群大幅减少。按照往年情况,春节前的汽车消费有一部分是由返乡人员贡献的,因此,今年的就地过年减少了返乡购车,拉低了1月汽车市场的销量,造成环比数据下降。”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汽协数据显示,1月乘用车企业中,同比与环比均实现增长者中,表现突出的有:一汽-大众销售21.5万辆,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17.2%;吉利销售15.6万辆,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1.4%;长安销售15.5万辆,同比增长93.3%,环比增长66.0%;广汽丰田销售8.9万辆,同比增长32.8%,环比增长24.5%;一汽丰田销售8.3万辆,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12.8%;华晨宝马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70.3%,环比增长33.7%;北京奔驰销售6.4万辆,同比增长36.4%,环比增长11.7%;广汽乘用车销售4.2万辆,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7.7%;江淮汽车销售2.3万辆,同比增长79.4%,环比增长38.6%。

  “从具体细分市场销量来看,轿车市场和SUV市场均表现良好,轿车市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SUV市场销量同比增长,MPV市场也开始回暖,为今年整体向好开了个好头。”东方证券分析师覃筱鹏向记者表示。

  新能源车市新车效应明显

  据中汽协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17.2万辆,同比增长259.1%,环比下降23.9%。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4.3万辆,同比增长319.8%,环比下降23.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107.4%,环比下降23.4%。

  值得关注的是,1月销量前五的新能源车企累计占有国内市场份额达58%,较2020年同期提升了10个百分点。具体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销量约3.85万辆,居第一位;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约为2.03万辆,居第二位;特斯拉销量约为1.55万辆,居第三位;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44万辆,居第四位;长城汽车新能源销量约为1.03万辆,居第五位。同时,奇瑞eQ、埃安Aion S、欧拉黑猫、科莱威CLEVER、荣威eRX5也都进入销量前十。

  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依然是五菱宏光MINIEV,其上市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凭借着独特的设计和价格等优势,一举成为了热销的新能源车型。在2020年,五菱宏光MINIEV销量达到11.28万辆,进入2021年,在“淡季”一月依然卖出了25778辆,这也是该车型连续4个月夺得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的销冠。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当家花旦”比亚迪汉EV同样表现不俗,优良的外观设计、5G车联网和刀片电池成为亮点,1月销量达9298辆。

  “汽车大集团1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分化加剧,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北汽则始终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总体看,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起点较高,这让业界对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走势有了更多期待。

  除此之外,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造车新势力1月的市场表现都不错。1月,蔚来汽车交付新车超过7225辆,同比增长352.1%,连续6个月创下交付量新高;小鹏汽车交付6015辆,同比增长470%;理想汽车交付超过5379辆,同比增长355.8%。新势力三强同时创下了单月销量新高。

  此外,1月29日,上海证监局披露,威马汽车已经通过了上市辅导,具备辅导验收及向中国证监会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条件。这意味着,威马距离科创板上市越来越近了。

  “对于现在月销量不过千余辆的造车新势力们来说,要匹配上它们现有的高估值,成为全球领先的车企,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有行业人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对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虽然前途光明,但也任重道远。

  中国品牌市占率开始回升

  1月,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占比有所上升。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86.7万辆,同比增长42.6%,环比下降16.5%,市场份额为42.4%,上升了4.7%,迎来“开门红”。

  “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有所回升,固然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同时,也体现出市场需求仍然较大且仍在快速上升之中,中国品牌仍处于机遇期。”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

  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3%、54.8%和63.2%,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和SUV市场占有率均呈增长,MPV呈较快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均呈增长。

  “中国品牌轿车、SUV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与中国品牌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快速进步密切相关。自去年以来,5G车联网、L2自动驾驶在中国品牌轿车、SUV新车型上逐渐成为标配,而且这些新车型中,从外观设计到内在功能等都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屏、音响、导航等也成为车型的亮点之一。而在智能化方面,MPV的进步不明显,由此形成了MPV市占率环比下降的趋势。”有行业人士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中,很多中国品牌新车型配置更好且价格更适中,也为提升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提供了支撑。

  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中,分车型来看,中国品牌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8.2%和31.6%;SUV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8%和25.2%;MPV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8.3%和9.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和18.1%。

  在1月竞争激烈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中,技术支撑变得更为重要。吉利汽车随着CMA超级母体架构的持续发力无论是“家轿颠覆者”吉利星瑞还是其下首款SUV车型星越L,都逐渐得到市场认可。长安汽车在1月以逸动、CS35家族、CS75家族已逐步达到“百万荣耀”,其背后无论是蓝鲸动力总成还是UNI系列和欧尚系列的加入,都使得其销量节节攀升。长城汽车旗下,无论是哈弗H6,还是长城炮、哈弗大狗、WEY坦克300、WEY摩卡等诸多车型,长城汽车有了更为丰富的自主品牌阵列。与此同时,吉利与腾讯携手进军智能汽车数字化领域,与百度合作成立电动车公司,与富士康合作成立汽车制造工厂,吉利智能驾驶研发中心落户苏州;上汽R汽车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的“5G智能电动SUV”MARVEL R;长城积极备战数字化转型和新车型研发;比亚迪与滴滴合作订制的网约车进入量产……一系列动作,都为自主品牌的市场开拓增光添彩。

  “从1月的情况看,2021年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下,自主品牌切入高端市场等新赛道,与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于大多数自主品牌而言,产品价值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溢价能力,利润增加只取决于销量增长,因此,全面提升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将是今年自主品牌提高市占率的路径之一。”凌岳斌表示。

  豪华品牌实现双增长

  数据显示,1月,豪华品牌车型销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1%。“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去年12月交付量偏低也推动了今年1月豪华车销售的增长。”崔东树表示,今年1月,豪华品牌车型销量延续了去年高位运行的趋势。

  1月,奥迪、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销量居前。中汽协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奥迪品牌销量实现43999辆。其中,全新奥迪A4L实现销量18392辆,同比增长58.1%,环比增长82.3%;奥迪A6L实现销量16744辆,同比增长57.8%,环比下降5.4%。而在1月23日刚刚上市的全新奥迪A3带领A3家族实现了8863辆的销量。在一汽-大众奥迪2021年的战略规划中可以发现,其将推出33款新车的豪华阵容,因此,一汽-大众奥迪所带来的销量表现有望再上新台阶。

  豪华品牌中,宝马的销量也保持了良好势头。在2021年1月,华晨宝马销量达到43941辆,同比增长76.7%,环比增长37.7%。其中,宝马3系在上市近一年时间内,整车优惠已经趋向于稳定,销量20307辆,同比增长121.1%,环比增长56.6%。宝马5系实现销量19559辆,同比增长58.9%,环比增长21.7%。宝马1系实现销量4075辆,同比增长21.3%,环比增长41.5%。而且,宝马中国今年将推出25款新车,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已从“实体豪华”布局转变为“数字豪华”。数据表明,今年1月,北京奔驰销量达到38885辆,同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9.9%。其中,奔驰C级销量15600辆,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22.7%。奔驰E级销量14900辆,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7.4%。奔驰A级销量8385辆,同比增长89.9%,环比增长43.2%。而今年4月,奔驰将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布的全新C级,则令市场充满期待。

  “随着疫情后国内经济的转暖、百姓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国内消费升级对豪华车的刚需,共同构成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增长的最大动力。”薛旭表示,加上豪华品牌车型多样化、价格进一步下探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从而扩大了豪华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可以说,豪华品牌需求在将继续保持增长,随着国内自主品牌豪华车的加入,豪华品牌制造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好的产品及服务将直面消费者更理性的挑选。

  1月,二线豪华品牌汽车阵营中,雷克萨斯在华售出新车约2426辆,同比增长86.4%。其中,雷克萨斯电气化车型单月销量为9140辆,占其当月销量的37.3%。作为二线豪华品牌的主力,雷克萨斯销量一直以来都很坚挺,同时也是最扎眼的那一个。相比凯迪拉克、沃尔沃,它在销量上一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此外,相比其他2个品牌的“以价换量”策略,雷克萨斯却反其道而行,不降反升,甚至还出现过加价。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豪华车销售市场。近十年来,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在国内快速增长。”覃筱鹏表示,豪华品牌汽车领域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构研报显示,随着未来豪华品牌的增长,至2025年,中国豪华品牌汽车市场销量渗透率有望超过18%。同时,豪华品牌汽车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倒逼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提升自身产品力和相关核心技术,进一步推动整个汽车市场快速发展。

  此外,豪华品牌红旗1月销量实现20272辆,同比增长99.1%,环比增长7.1%。其中,红旗H5销量实现11657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80.5%。刚刚过去的2020年,红旗品牌整体销量完成的情况也是整整翻了一倍,达到了20万辆。2021年的销量目标再次拔高,确定为40万辆。刚上市不久的国产中大型车红旗H9,其气场完全不输BBA的奥迪A6L、奔驰E级。

  “今后乘用车市场品牌向上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中高端产品会成为未来市场需求的主导。”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

  汽车出口延续复苏态势

  1月,汽车企业出口11.9万辆,环比下降17.6%,同比增长73%,本月出口刷新了单月出口记录。其中,乘用车本月出口9.1万辆,环比下降21.5%,同比增长76.9%。

  在乘用车出口中,分车型看,1月,基本型乘用车出口15708辆,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37.7%;多用途乘用车(MPV)出口445辆,同比增长140.5%,环比下降80%;运动型多功能乘用车(SUV)出口71715辆,同比增长120.9%,环比下降14.9%;交叉型乘用车出口3069辆,同比增长52.5%,环比下降25.9%。

  “汽车出口也继续延续复苏态势,总体良好。”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由于从欧美到东南亚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汽车出口包括运输渠道也更为不易,即使是在海外有生产组装基地,但由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员工数量上也很紧张,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出口成绩,已经是不错了。他表示,近几个月我国汽车出口表现强势,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市场影响减弱,海外车市逐步恢复;同时,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政策支持需求增加,为出口提供了更多机遇。

  2021开年第一个月,国内汽车市场表现不俗,虽然行业正在从复苏转向增长,但市场分化也在加剧。展望一季度,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自2020年底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也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

  “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年销量有望超过260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左右。”中汽协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告诉记者,2021年,汽车市场走势与经济稳定和内需市场下沉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经济和就业保持稳定,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工作和收入具有稳定性,会影响汽车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中小城市汽车市场和广大乡镇市场的开发有进一步突破,那么今年汽车市场应该会很乐观。不过,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待汽车市场情况还需审慎乐观。

   编辑:黄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