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新增量具象化了
对于坐拥汽车保有量高达3.53亿辆的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言,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的现实意义已大于促进新车消费。如何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如何深挖并释放3.53亿辆汽车的消费潜力,是汽车业必须直面的紧迫问题。
目前,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商务部将重点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其中提到,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随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旗帜》杂志刊发题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文章,列出接下来提振消费的一系列重点工作,包括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和创新消费场景四大方面。
具体到汽车行业,四大维度均蕴含深度变革机遇:从皮卡、房车的功能松绑到新能源智能车型的功能外延,从二手车透明交易体系到“汽车俱乐部”服务生态,从赛车嘉年华的场景创新到元宇宙车展的科技融合,汽车消费正从单一产销模式向“文化引领、服务支撑、场景驱动”的多元生态跃迁。
各地争相开启汽车消费新范式
5月以来,各地积极创新汽车消费场景,加速培育新增量。以汽车服务性消费为核心,融合汽车运动、文化元素的特色活动密集落地,且深度联动地方文旅资源,形成“汽车+文旅”的消费新生态,各地赛车嘉年华、房车露营季等特色IP,不仅激活了汽车后市场活力,更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消费,消费提振效应显著,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4月30日~5月2日,2025烟花三月扬州房车露营消费嘉年华在仪征市陈集镇孔雀山露营公园热闹开场。活动以“千辆房车下扬州”为主题,设有房车露营装备产品汇、“房车之夜”、房车试乘试驾等活动。现场1万平方米展区内,汇聚20家优选房车品牌、20家房车配件企业等。游客不仅能一站式了解房车及相关装备,还能试驾体验,参与美食集市、文艺表演等活动,尽情享受房车露营与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5月1~4日,由厦门多个政府部门联合主办、规格和规模全新升级的“2025盈众汽车海峡两岸(厦门)汽摩超级联赛暨厦门国际赛车生活节”盛大召开。超300名海峡两岸车手驾驶200余辆赛车,在汽车圈速赛、耐力赛及公路摩托车公开赛等项目中激烈角逐。赛事还首次引入方程式公开赛和中国青少年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其汽车耐力赛及公路摩托车公开赛已获中汽摩联C类赛事认证,有力提升了赛事规格与影响力。该赛事的主办方通过对赛事IP的着力打造,先以“赛事引流”,再通过“文旅赋能”,形成正循环的文旅生态。
天津东疆传统经典车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汽车百年史”主题展同样备受瞩目。展览全方位呈现汽车百年发展历程,从早期古朴的蒸汽汽车,到现代高科技加持的智能汽车,多辆珍贵经典车整齐陈列,诉说着不同时代的汽车故事。同时,通过丰富的图文展板、多媒体展示,深入剖析汽车技术革新、设计演变,以及汽车文化如何影响社会生活,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汽车工业发展脉络。
而金港联合朝阳文旅集团、金盏乡政府打造的“金盏速度节”,旨在打造全国首个动静结合态车展,观众既能观赏静态车辆展示,又能感受动态速度竞技。利用金盏森林公园现有资源,改造人行道路为赛道、芦苇沟为越野赛道。设置赛道出租车、漂移出租车、儿童卡丁车等体验项目,还引入露营区,并计划开展品牌联名、二次元跨界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汽车消费场景。
政策驱动
重塑汽车消费新格局
近两年,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加力扩围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消费,同时着重强调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汽车业促消费的着力点不能再局限于新车交易这一传统范畴,而应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消费领域,聚焦于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和创新消费场景四大核心方向。
升级商品消费,需打破传统汽车消费观念的桎梏。长期以来,汽车消费多集中于家庭、公商务用车交易。但如今,盈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聘仁指出,随着家庭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像皮卡、房车这类细分车型市场潜力巨大。皮卡,在许多发达国家不仅是日常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如美国的福特F150常年位居销量榜首。而在我国,皮卡却常被当作载货车辆,多地设置限行政策,限制了其市场扩容。房车亦是如此,国内房车改装处于政策擦边的灰色地带,使用场景缺乏法规配套。因此,放开对这些车型的限制,明确改装标准,将为汽车商品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
扩大服务消费,是挖掘汽车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汽车后市场涵盖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保养、汽车金融等多个领域。以二手车交易为例,建立透明化的交易机制和第三方检测认证体系至关重要。目前,消费者对二手车车况信息存在诸多疑虑,这严重制约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若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大大提升消费者的交易意愿。同时,拓展汽车金融服务,推出如融资租赁、电池电桩租赁等创新模式,能有效降低消费者购车、用车门槛,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的范围。
培育新型消费,为汽车消费注入新活力。随着科技发展与消费升级,汽车运动和汽车文化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孙聘仁举例,积极举办各类汽车赛事,如金盏速度节、厦门汽摩超级联赛等,吸引大量观众参与,不仅能带动门票收入,还能拉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文娱等消费。此外,发展汽车文化体验项目,如建设汽车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汽车科普教育、举办经典车(老爷车)展览等,能增强消费者对汽车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培育出一批热爱汽车文化的消费群体,从而推动汽车新型消费的探索。
创新消费场景,是激发汽车消费活力的关键。将汽车消费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打造“汽车+文旅”的消费新生态。例如,扬州房车露营消费嘉年华,将房车展示、露营体验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场景。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线上汽车展销平台、虚拟试驾体验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消费者能更便捷地了解和体验汽车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出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以多元创新解锁汽车消费场景升级
在消费升级与政策推动的双重背景下,汽车行业亟需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打破传统发展瓶颈。金盏速度节作为行业探索的先锋,围绕融合模式、资源利用、体验设计等维度展开实践,以差异化的创新路径激活市场潜力,为汽车消费场景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消费场景融合模式上,金港汽车文化发展(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昊介绍,金盏速度节打破传统车展单一展示的局限,首创“动静结合态”模式。以往静态车展以车辆陈列为主,动态赛事侧重竞技,而金盏速度节将静态车辆展示与动态速度竞技相结合,观众既能近距离观赏各类车型,又能现场感受赛车驰骋的速度与激情,这种创新的场景融合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观展体验,填补了市场空白。
资源利用层面,金盏速度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盘活闲置资源。选址年维护费用超千万元、日均客流量最高峰不足百人的金盏森林公园,巧妙利用园内现有人行道路改造为赛道,将芦苇沟打造成越野赛道,在不新建赛道的前提下,实现场地的高效利用,不仅降低了活动成本,还赋予了闲置场地新的商业价值,为创新消费场景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实践样本。
体验设计上,金盏速度节以多元体验项目吸引广泛客群。推出赛道出租车、漂移出租车、越野出租车等深度体验项目,由车企提供车辆和专业人员,让观众以独特视角感受车辆性能;设置儿童卡丁车赛道,吸引亲子家庭参与,推动汽车文化从儿童群体开始培育。这种丰富的体验设计,满足了不同年龄、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跨界联动方面,金盏速度节积极拓展消费场景边界,引入露营区,营造休闲氛围,未来计划将汽车消费与文旅、娱乐等领域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场景创新“引擎”发动
消费升级“浪潮”奔涌
在消费市场深度变革的当下,汽车行业正迎来从传统交易模式向场景化消费转型的关键期。创新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空间与形式的更新,而是成为撬动商品消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的核心支点。创新消费场景犹如一把钥匙,解锁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多重可能,推动行业迈向更具活力的发展新阶段。
黄昊介绍,金盏速度节以“体验式消费”为核心差异化亮点,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客群的互动场景体系:首创“赛道出租车”系列项目,含赛道、漂移、越野三种体验,由车企提供试驾车辆并配备专业车手,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车辆操控性、漂移技巧与越野性能,突破传统赛事“只可远观”的局限;新增儿童复古卡丁车赛道,以亲子互动形式吸引家庭客群,推动汽车文化从青少年群体开始培育。
“体验项目的强烈感染力,显著拉动了消费升级,记得去年金盏速度节,有位用户在亲自体验过阿尔法·罗密欧之后,当晚就付定金购车,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黄昊说。
孙聘仁则认为,地方政府可以考虑优化置换补贴相关政策,比如突破“汽车换汽车”的置换补贴界线,探索将低速电动车、摩托车等其他机动车纳入补贴范围,支持“两轮换四轮”、“三轮换四轮”等消费升级行为,扩大补贴覆盖范围,刺激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参与汽车置换。同时,挖掘汽车文化消费,建立经典车合法上路机制,允许修复后的经典车有限度通行,在法律法规上为包括房车在内的改装汽车出口提供适当支持,激活小众市场。
汽车文化专家王加助就汽车改装谈到,改装文化的本质是个性化表达,需通过“街道合法改装车巡游”“赛道开放日”“改装文化节”等活动,结合线上科普如改装件安全知识、赛事技术下放,让年轻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文化认同驱动消费升级。
深化服务成为汽车消费新增量之“血肉”
在升级商品消费解锁皮卡、房车等细分市场,培育新型消费激活赛车文化与跨界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打造出金盏速度节这类沉浸式体验空间之后,扩大服务消费则成为汽车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后1公里”。三者的成功实践如同搭建起消费升级的“骨架”,而服务消费的完善则是赋予其“血肉”与活力的关键,惟有四者协同推进,才能真正构建起完整的汽车消费生态。
在商品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服务消费需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以皮卡、房车为例,当政策放宽使用限制后,消费者对车辆改装、维修保养、保险定制等专业服务的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若能建立标准化改装服务体系,提供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一站式服务,不仅能保障改装安全性,还能激发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意愿。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二手车估值等痛点,推出电池健康检测、保值回购等服务,将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商品消费升级。
新型消费的培育离不开服务生态的支撑。赛车运动、汽车文化体验等新兴领域,需配套专业的培训服务、赛事组织服务和装备租赁服务。例如,为赛车爱好者提供从初级驾驶培训到赛道竞技的进阶课程,联合车企打造试乘试驾中心,让消费者深度体验高性能车型;开发汽车文化研学服务,通过博物馆导览、生产线参观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同感。这些服务不仅能提升新型消费的附加值,还能延长车辆生命周期的价值。
创新消费场景的持续运营更依赖服务体系的优化。以金盏速度节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场景,需要在停车引导、应急救援、设备维护等基础服务上做到精细化运营;同时,可拓展会员专属服务,如优先试驾权、赛事观赛包厢、定制化旅游线路等,增强用户黏性。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体验偏好,为车企提供精准的产品改进建议,形成“服务反哺产品”的良性循环。
当服务消费深度融入商品、新型消费与场景创新之中,汽车行业将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服务”的跨越,构建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链条价值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