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破局、新生、增长愿景白皮书》:以开放、协同、破圈绘制行业跃迁之路

发布日期:2025-07-22· 中国汽车报网 焦玥 编辑:王琨
焦玥 编辑:王琨

当前,中国正处于“双碳”目标与汽车电动化浪潮交汇的关键阶段,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新能源化、低碳化深度转型,润滑油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如应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兼容多元化动力架构、突破新兴能源润滑技术瓶颈等。

面对汽车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润滑油作为机械摩擦的基本功能性流体的角色也正在被重新定义,从原来的机械摩擦的缓冲剂,升级为汽车能效提升、环保控制以及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强大技术支撑。未来,润滑油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持续突破,更要在生态上主动协同,在标准上积极引领,在绿色上坚定前行,从而完成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跃迁。

由左至右为路博润添加剂业务亚太区销售总监张万兴、路博润全球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Davies Walker、路博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ebecca Liebert、路博润亚太区副总裁兼路博润添加剂业务负责人刘茂树、路博润添加剂业务中国区销售经理赵军民

构建转型框架 呼吁开放协同

7月21日,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路博润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破局、新生、增长愿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构建中国润滑油产业的转型框架,提出以“可持续技术革新、跨界生态融合”为核心的产业升级路径,为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产业链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彰显路博润推动中国润滑油行业创新发展的专业能力与坚定承诺。

路博润亚太区副总裁兼路博润添加剂业务负责人刘茂树在发布会致辞时表示:“中国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更是全球标准制定的关键参与者。我们依托集研发、测试、服务于一体的敏捷体系,联动本土OEM与伙伴协同创新;联合共建标准助力中国技术方案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与本地顶尖能力,实现客户需求全流程闭环响应,驱动产业生态升级。”

《白皮书》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技术策源地,发动机热效率跃升对润滑油高效节能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汽车普及催生专用方案以应对新硬件和工况的挑战;替代燃料应用驱动润滑油适配多元化燃料环境;消费结构变化则持续激发市场对高质价比产品的需求,催生面向最终用户的技术创新。

在此背景下,中国润滑油行业及市场正在经历三重价值重构:一是角色的重塑,润滑油从通用产品走向专用系统,从辅助保障到系统协同,而行业的逻辑也从制造导向转向用户导向;二是技术的创新,中国市场引领全球创新和技术突破,所以要共建生态,共创价值;三是行业边界持续拓展,从单一润滑迈向多元服务,打开更具想象力的战略增长空间。

基于此,《白皮书》呼吁,行业各方以开放心态构建协同生态,打破壁垒、共建价值;以标准建设提升行业公信,形成“共识共建”;以绿色低碳为发展基石,让可持续成为行业“硬约束”与“新动能”。

顺应技术变革 加快本地响应

路博润添加剂中国区销售经理赵军民在解读《白皮书》时谈到,在中国主流乘用车发动机能效方面,从2010年的33%,稳步提升至2025年的45%,意味着所有的发动机工况以及润滑油配方的要求都发生剧烈的变化。2015年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只有33万辆,但到2024年实现接近1300万辆的销量,行业既要关注纯电电驱油以及绝缘、冷却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也要关注混动汽车对于发动机性能的挑战,开发混动专用的发动机油。在代用燃料方面,伴随着代用燃料的引入,今年重卡销量中天然气将达到20%的市场份额。

为此,路博润致力于低粘度技术提升燃油经济性、超低灰分配方应对严苛排放标准、混动解决方案解决新能源核心难题,以及多燃料适配技术来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的燃料需求。同时,针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路博润本地化战略已从单一的生产转型到全方位产品的研发以及供应链的生态贡献,并持续加大对中国地区、亚太地区的研发投入,利用本地的实验平台以及全球的研发网络,已实现本地化的基础研究、配方开发以及台架和行车试验的验证等全流程的开发能力,能够与客户、主机厂一起深度合作,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只为本地生产汽车的阶段,如今进入到为全世界生产汽车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中国车企的佼佼者。路博润希望,不只停留在简单为这些优秀的合作伙伴提供产品上,而是要为他们提供系统服务,帮助他们打造未来场景所需要的从产品到服务再到体验的过程。”刘茂树补充道。

主动引领升级 展生态边界

《白皮书》呼吁,润滑油行业构建以技术协同、标准共建和技术攻关为三大支柱的行业生态,通过模块化平台支持产业创新,推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体系建立,并联合产业链研发更高效基础油技术,应对法规趋势的同时,破解能源结构多元下的润滑难题,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引领”,依托系统性协作推动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

“润滑油行业正经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进化’的转型,企业不再是孤立的产品供应者,而是生态系统中的共建者及价值共创者,迫使企业要开放协同,激发本地创新动能,要共建标准,提升行业公信力,也要低碳绿色,引领可持续发展。”路博润亚太区销售总监张万兴谈到,“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润滑油行业正加速向更绿色、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除了能源、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变化,中国汽车市场还处在消费升级的巨大转型之中,消费需求和结构的变化驱动企业持续迭代产品与服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艾瑞咨询等机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年产值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车主不再盲从,选择汽车用品时更专业、理性和多元,而4S店、独立维修厂、汽修连锁等服务终端则对润滑油提出高性能、高效率、高利润的需求。这些迫使润滑油行业从“制造导向”走向“用户导向”,从“产品导向”走向“体验导向”,通过模块化平台与本地化技术服务响应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构建“技术+服务”一体化的竞争优势。

张万兴进一步指出,在质的跃升阶段,润滑油企业的增长逻辑不该只局限于油品本身,而是要与车辆运行与养护为核心,主动拓展更广阔的汽车服务生态圈。比如,在快保连锁渠道,提供智能换油系统、油品溯源服务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黏性;在整装市场中,与主机厂协同开发定制化润滑解决方案,提升整车系统集成度与能效表现;在贴膜、美容等汽车后市场场景中,基于材料科学优势,提供表面保护、清洁养护等功能性添加剂产品,延伸品牌触点。这种边界的延伸,不仅是业务的外延扩张,更是价值链的重生、重构。

《白皮书》倡导,润滑油行业通过打通“润滑+热管理+表面保护”全生态链,帮助企业构建起更具延展性和抗风险能力的增长生态。只有敢于拓展边界、打开思路,才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创造更大价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