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税维修再制造方兴未艾

发布日期:2025-09-15· 中国汽车报网 陈萌 编辑:焦玥
陈萌 编辑:焦玥

从“卖全球”到“修全球”,我国汽车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整车出口量的节节攀升上,更体现在针对后市场新业态边界的开疆拓土上。
  8月22日,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的监管下,一批价值71万元的宝马、奥迪、路虎等进口汽车品牌的变速器顺利完成保税维修申报、查验及通关放行全流程,并全部复运出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单非集团自产汽车变速器保税维修业务的落地。
  同一天,自马来西亚进口的285台待维修汽车变速器,经花都港进口后运抵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将在综合保税区内完成检测、修理、测试后重新出口。
  近期,我国多地自贸港保税区争相从事的汽车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凸显了新兴汽车服务业态的蓬勃发展。
  自贸区争相落地 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较多,对保税维修业务发展需求越来越大。这些产品在国外损坏之后可以发往保税区维修,依托综合保税区区内保税维修的特殊监管政策,企业可享受“境内维修+免担保”等便利化措施。维修过程中所需进口的零部件免征关税,维修完成后的产品可直接复出口,大幅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汽车保税维修和再制造最早出现在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主要任务包括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检测维修中心。例如,开展检测维修,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支持再制造业,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再制造业务。
  一位汽车维修行业专家告诉记者,汽车保税维修可以理解为一种将国外高价值的二手工程车、乘用车、货车发到国内,进行翻新、改装,再复运到原始国或者发往其他国家再销售的模式。由于一些国家维修配件价格和工时费非常高,所以车辆发生事故后,会直接报废。但其实这些车还有一定利用价值,尤其是价格高昂的消防车、救护车等专项作业车。
  2020年5月,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的公告》,并公布了第一批维修产品目录。此后,上述三部门分别于2021年、2024年公布新的目录,增加航空器内燃引擎、飞机用起落架、无人机、B型超声波诊断仪、汽车变速器等产品。
  2023年8月,上海卡洛哈海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二手车保税维修项目完成了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成为全国首家汽车保税维修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对进口自发达国家、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的豪华次新车(新车出厂年限计,公里数10万公里以内)进行整备、检测和维修,不涉及整车拆解、报废,不开展蓄电池更换维修业务,维修好的车辆100%返销出口。
  作为海口综保区招引的先进制造产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国际车辆产业(海南)有限公司承接的汽车变速器保税维修项目,保税维修完成的汽车变速器经海口综保区进入国际市场,用于品牌汽车维修,不乏悍马、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国际汽车品牌。
  “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来自马来西亚、阿联酋以及中国香港等市场。”中车国际车辆产业(海南)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紫瑞说,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预计企业下半年完成保税维修汽车变速器2000~3000台的目标,业务版图将逐渐扩大,让“中国维修”品牌从海南蜚声海外。
  利润可观 驱动市场走向开放
  “国外汽车运到保税区进行维修,国内企业可以通过配件、工时获得利润,利润空间可达40%~60%,还能解决劳动就业。”上述行业专家表示,保税维修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5年前,青岛就有企业开始筹划这项业务,当时他们还找到青岛市相关部门领导,提出多项开展小批量先行先试的建议,希望设立试验区。
  他还提到,随着国外客户对电动汽车接受程度的提高,将国外原装燃油车改成电动车,再发回原始国,或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第三国的业务也在增长,并且利润空间非常可观。
  目前,我国已开展260多个保税维修项目,有23个省份参与其中。“企业有这样的诉求,但是保税维修也涉及一些监管问题。”在2024年11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保税维修方面的业务发展,现在处于小规模的阶段,但是有比较好的趋势。商务部将持续扩大保税维修产品范围,地域范围、产品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些制度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保税维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深化政策供给,持续推动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发展,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往,保税维修必须在保税区内完成,去年一些海关推出了区外保税维修业务,企业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维修”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货物或运输工具,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再复运出境。
  除了保税维修之后将产品复运出境的模式外,今年保税维修后再进口、销往国内市场的业务,已经在电脑维修业务上实现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处副处长黄跃介绍,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国内的料件在保税区内维修后销往国外,或者国外的料件在保税区内维修之后销往国内,这样的“X”型通道已经打通,突破了之前的政策瓶颈。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无论是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改装再制造,还是在国内采购变速器,进行改装再配套给国外汽车使用,凭借我国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和成熟的维修技术作为基础,保税维修大有可为。
  借鉴三地经验 打造全球修理厂
  2024年11月28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其中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开展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内的保税维修业务。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场所、经营范围、生产资质、技术人员等条件,建立符合相关监管要求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系统。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当制定保税维修业务管理方案,明确保税维修业务操作规范、安全规程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还应当在保税维修业务管理方案中明确待维修货物来源、修理后去向等内容。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1~5月,广东省保税维修进出口额增至217.7亿元。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分署将会同省内海关不断加大保税维修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保税维修相关资质,全力保障通关便利化,助力广东企业打造“全球维修中心”、“全国维修中心”,推动广东保税维修业务进一步提档升级。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综保区管理科科长丁伟介绍,在保税维修模式下,企业进口待维修货物时,无须征税或缴纳担保,且程序更加便捷,有助于企业以较低成本整合全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再制造订单、以维修再制造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上述行业专家看来,虽然国内已建成一些汽车再制造和维修中心,但还不足以应对后续市场的加速扩张。另外,当前具备发动机、变速器专业维修技术的从业人员较少,限制了行业发展。
  他建议,各地方商务部门、海关部门应根据地方特点,抓紧研究鼓励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的相关办法,可以在国家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借鉴海南、广州、上海等地的经验,尽快通过试点让企业先做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