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无限期封禁!汽车行业低俗“擦边”营销行为遭受重创
随着汽车市场热度飙升,净化行业空气,遏制“跑偏”行为,成为近期线上汽车营销的看点。
近日,抖音、微信等平台纷纷对汽车行业低俗“擦边”营销行为出手,再次鸣响警钟,也引发一系列思考。
首先,各大平台整治网络营销生态,值得称道。5月17日,抖音黑板报发布《严厉惩治汽车行业“擦边”营销问题的治理公告(第二期)》称,近期汽车销售行业部分主播以“香车美女”为噱头,在直播间打低俗擦边球来吸引流量,肆意“擦边”营销,意图谋取一己之利,严重破坏了汽车直播生态健康。抖音直播针对汽车行业“擦边”营销问题持续进行全面整治,仅今年4月至今,共处罚违规账号2632个,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582个账号回收了直播权限,其中无限期封禁账号24个。早在2022年7月5日,抖音黑板报就曾发布了《严厉惩治汽车行业“擦边”营销问题的治理公告》,公告提到,2022年6月至2022年7月5日,平台共处罚违规账号5956个,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994个账号回收了直播权限。
不仅抖音,微信也已对此开始行动。近日,在“微信珊瑚安全”发布的一则关于打击汽车行业低俗“擦边”营销行为的公告中,公示的部分违规账号涉及的多名主播被永久禁止开播。公告提到,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主播,平台将进行从严处罚,处罚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警告提醒、限流、掐断直播、禁播、扣除信用分等。今年以来,微信平台已累计处置1191个违规直播间。
其次,如何走好线上营销之路,值得思考。毋庸讳言,近年来,伴随着汽车产销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方式的变革,线上营销已经成为汽车营销的重要渠道。尽管线上营销近年来日益兴盛,逐渐开“卷”,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能肆意妄为。营销的初衷和目的,是让消费者愉快接受汽车产品,如果让消费者对产品及其品牌产生反感,吸引流量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难以引流转化为有效销量。同时,随着近年来汽车的年轻主流消费群体文化层次的提高,这一群体对于低俗直播尤为抵触。面对此前出现的遭受处罚的个别低俗直播营销,受众的留言是“这种营销太low了”。由此,这种线上营销不仅涉嫌违法违规及违背公序良俗,也会降低品牌的“含金量”,使品牌贬值,为品牌抹黑,结果是得不偿失。
客观而言,如今的汽车营销竞争走向激烈,内卷逐步加剧,由此出现了个别主播为制造话题,炒作热度,大搞低俗“擦边”营销的不当行为。偏离正轨的营销方式,虽然迎合了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但是却让消费者非常反感,由此伤害的不仅是品牌,也会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而污名化的后果不只是自轻自贱,其实是一种玩火自焚的品牌“自杀”行为。由此,如何取舍,不言而喻。
第三,构建清朗的汽车网络营销环境意义重要。汽车线上营销逐渐壮大,已经成为汽车营销的有效渠道之一,但如何经营好这一渠道,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须知,互联网是流量集聚之地,但并不是法外之地。汽车线上营销的宗旨,无疑是围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疑问,或为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兴趣而展开的。因此,寓专业于其中,以消费者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形式来解疑释惑,引发关注无可厚非,但不能出现无底线的“偏航”。应该说,营造良好的汽车营销网络环境,带给消费者的就像是明媚的阳光、纯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会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例如,小米汽车掌门人雷军在线上汽车营销、线上直播中,没有任何不适言论,而是以专业的数据、产品智能化的性能来吸引受众,成功创造了小米汽车上市后订单骤增的营销奇迹。相比之下,水平孰高孰低,流量是否转化,事实已经胜于雄辩。
由此,营造良好的线上汽车营销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就线上营销而言,鼓励主播在平台创作优质内容,遵纪守法,尊重消费者,维护品牌声誉和信誉,力求以专业铸造品牌。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在观看线上营销内容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违规行为,可立即进行投诉。同时,作为平台,是线上直播的管理者,也应真正负起责任,对线上营销中的“偏航”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而构建良好的线上汽车营销环境,不仅有利于汽车品牌和汽车行业,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网络环境以及社会风气。
总之,通过此次汽车营销中的低俗“擦边”行为被各大平台封禁及处罚,反映出行业正在走向规范化的现实。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依法治理、弘扬正气的网络环境,达成以专业内涵来博取眼球,以正能量来吸引流量,才是汽车线上营销走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汽车产业链良好生态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