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贾跃亭IP变现也难救法拉第未来

发布日期:2024-05-22·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卿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卿

小米汽车一战出圈,巨大流量下的转化率,让越来越多车圈大佬意识到在激烈竞争中必须放低身段,走向台前。就连远在美国的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似乎也跃跃欲试。5月7日,贾跃亭发表视频,对外界澄清了关于公司退市的传言。他还透露,计划开启个人IP商业化,尽量、尽快赚些钱,用于还债和补贴造车,力争支持法拉第未来的基本运营。5月10日,他再次发布视频谈及个人IP商业化问题,声称要探索IP电商2.0时代新路径。
  个人IP商业化变现途径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付费内容、广告合作、线下活动、社群运营、直播带货等。目前尚不清楚贾跃亭准备采用何种方式变现,但考虑到其广泛的争议性和话题度,再加上直播带货普遍被认为是最快捷、最赚钱的方式之一,因此不少网友猜测贾跃亭马上就要直播带货了,毕竟此前已有罗永浩直播带货快速还债的先例。或许是受这一消息影响,法拉第未来其后几天的股价开始快速飙升,从5月10日到5月16日,股价累计涨幅高达3924%,并突破1美元退市警戒线。
  不过,近年来直播领域竞争越发激烈,行业也从野蛮生长逐步走向合规发展,是否能够“赚快钱”、能赚多少钱还有待观察。贾跃亭的话题度无疑是很高的,从流量方面来看,如果他真的开启直播带货,势必会吸引大量网友观看,但考虑到其个人口碑和公众的信任度,带货能力还要打一个问号。
  贾跃亭与雷军及其他车圈大佬不一样,雷军收获泼天流量的背后,是小米确实造出了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车;各家车企的“一把手”下场直播或者拍短视频的背后,无不是有一个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庞大的汽车集团做后盾。而法拉第未来目前并没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且旗下车型定位高端,售价超过200万元人民币,显然不是普通消费者能“高攀”得起的。如果贾跃亭为自家车辆带货,网友可能也就是看个热闹;当然如果他为其他商家带货,结果还不好说。
  退一步讲,即使贾跃亭个人IP商业化真的成功了,也很难拯救法拉第未来。从2014年贾跃亭创立法拉第未来至今已有10个年头,经历漫长研发过程及耗资数百亿之后,其成果却相当惨淡,首款量产车FF 91累计交付量仅十余辆,且部分买家还是自家公司高管。造车是烧钱的产业,车企如果不能规模化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法拉第未来极度缺钱,且积重难返已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法拉第未来上市时一度超过50亿美元的市值,在随后3年缩水99%。之所以走到这一步,资金问题只是原因之一。毕竟,法拉第未来也曾经历了全球新能源板块火爆的黄金期,也曾从投资者手中拿到大笔资金,但最终还是没有快速发展起来。管理混乱、内部纷争及产品定位偏差或许才是重要原因。此前法拉第未来遭遇了被做空、股价暴跌、财报难产、股票面临退市、内部高层动荡等一系列事件,即使到现在,法拉第未来内部也并不平静。
  在第一段视频中,贾跃亭除了宣布要开启个人IP商业化来挣钱造车外,还表示他将考虑出任法拉第未来联席首席执行官。不过打脸的是,法拉第未来官方随即火速发表声明称,贾跃亭以个人而非公司高管身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与公司有关的视频,视频中的声明未经公司批准,任何此类声明都不应认为是公司所为。法拉第未来还表示,公司董事会不考虑任命贾跃亭为联席首席执行官。由此可见,法拉第未来的管理层内斗依然在进行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正常运营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产品层面,法拉第未来定位高端,但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除了车辆出色的外观设计,其他方面并不足以支撑其超过200万元的高昂售价。更何况,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以及其他车企都在拼命“卷”技术、“卷”产品,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方面都在不断迭代更新。相比之下,法拉第未来缺乏压倒性的技术和创新来吸引富裕的潜在买家。
  眼下,法拉第未来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今年4月下旬,法拉第未来再次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示函。要想继续走下去,法拉第未来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内部革新,除了技术创新,还需要对管理架构、财务策略和市场定位作出全面调整。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这很难实现。在笔者看来,积重难返的法拉第未来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依靠贾跃亭IP商业化就能解决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