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铃克铃尔:新能源汽车量产突破点将来自氢燃料电池车

发布日期:2019-04-23· 中国汽车报网 郝文丽 编辑:黄霞
郝文丽 编辑:黄霞

  今年,氢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部分行业人士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基建刚进入快速发展期。果不其然,在4月18-25日的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包括东风、一汽红旗、丰田、现代、众泰、爱驰、汉腾等在内的汽车品牌纷纷带来了自己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针对于今年大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国汽车报》记者在上海车展期间,专门采访了在这一领域拥有深厚积淀的爱尔铃克铃尔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爱尔铃克铃尔集团首席执行官Dr.Stefan Wolf的解读,也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一些启发。

  在Dr. Stefan Wolf看来,从世界各国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接受度来看,中国应该是热情最高的。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阶段而言,全球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欧洲从不重视到态度开始有所转变,美国主要将燃料电池用于重卡,而爱尔铃克铃尔在和中国一些车企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正在针对燃料电池开发一些非常有前途的项目,可以说是蓬勃发展期。

  Dr. Stefan Wolf认为氢燃料电池车的确值得被关注,相比纯电动汽车,他也更看好氢燃料电池车。一方面氢来源于风能和太阳能,是市场上唯一零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另一方面锂电池中所需的锂和钴是有限资源,且电池性能会逐渐恶化,就整车生命周期而言,至少要更换一次电池,但氢燃料电池可以和车辆同寿命。更重要的是,锂电池永远无法企及氢燃料电池的续航能力。

   

  爱尔铃克铃尔集团首席执行官Dr.Stefan Wolf

  另外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把传统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较为容易实现,且加氢3分钟即可完成。但充电站的建站成本昂贵且操作复杂,即使是快充充电站,充电时间也长达15分钟,如果不是快充甚至充电时间达到14-16个小时,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不现实的选择。

  所以Dr. Stefan Wolf判断,在未来的30-40年中,内燃机、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将会并存,但彼此间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内燃机汽车的占比会越来越小。而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则会有不同的使用场景,纯电动汽车适合像上海、墨西哥城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则应用场景更广,除了城市以外同样适用于幅员辽阔的乡村地区。

   

  “从长远来说,新能源汽车要达到量产,从各方面性能对比看,这个突破点都会是来自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而不是纯电动汽车。”Dr. Stefan Wolf说道。

   

  Dr. Stefan Wolf还介绍,爱尔铃克铃尔从20年前开始研发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无论在德国还是中国等地都吸引了不少车企客户,“从全球来讲,爱尔铃克铃尔提供的燃料电池和燃料电堆技术都是最佳的,和中国车企合作的过程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启发的过程,未来我们的合作还会进一步推进。”

  编辑:黄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