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自动驾驶 导远电子推出高精度地图盒子

发布日期:2021-04-22· 中国汽车报网 黄霞 编辑:黄霞
黄霞 编辑:黄霞

  4月21日,在2021上海车展上,国内领先的组合定位技术供应商导远电子宣布正式推出了其第一代高精度地图盒子。该产品通过融合IMU、RTK、车速、ADAS相机、高精地图数据等,可以实现车道级定位,并提供2km预见性巡航能力,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助力L2+自动驾驶功能的研发。

   

  导远电子高精度地图盒子

  作为专注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度融合定位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导远电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制车规级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和行业领先的定位算法,并先后推出了包括INS570D、INS580S等在内的多款满足汽车工业可靠性质量要求以及可用性标准的高精度定位产品,定点主流主机厂超过20+款乘用车和商用车车型。

   

  导远电子董事长兼CEO李荣熙

  此次导远电子新推出的高精度地图盒子在以往融合了MEMS高精度惯性导航数据、高精度卫星定位数据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ADAS 摄像头数据、高精度地图等的感知数据,可实现95%置信度下横向误差小于0.2米,纵向误差小于2米,为L2+高速领航驾驶、AVP自动代客泊车、PCC商用车预见性巡航众包地图采集和构建等提供精准的参考。

  特别是通过新加入的高精地图与高精度定位的匹配,可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获得超普通车载传感器探测距离的感知能力,拓展多种复杂功能场景ODD。即便在GNSS和车道线检测均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导远电子高精度地图盒子依旧能够使车辆保持至少400m 车道内自动驾驶,并能满足功能安全的要求。据导远电子介绍,该产品的高清地图数据已覆盖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段。

  以对精准定位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自动代客泊车AVP为例,由于AVP的应用场景很大一部分是在地库中,该场景不仅结构多样,坡度弯道复杂,光线较差,普通的ADAS摄像头难以正常使用,而且卫星定位功能也很容易失效,实际应用过程中常面临诸多风险点。

  但与高精度IMU和地图数据融合后,可以很好地弥补前述不足,在车位地图构建阶段,就利用航位推算(DR)以及相机车位识别的结合准确测绘行驶轨迹和车位位置,并在自动代客泊车过程中,通过多种定位技术的融合顺利引导车辆寻找车位或行驶到目标车位。

  不仅如此,该地图盒子还可以用于实现地图更新、众包地图以及实时路况修正。目前来看,要进行高精地图的快速更新和市区、园区等高效地图构建,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便是基于SLAM 技术的众包采集,即通过安装在车上的视觉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时检测道路交通环境,并将车道线、交通标识等重要信息打上位置标签后上传到云端,通过多车众包形成可更新的图层,再下发更新给其他车辆,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

  在此过程中,实时获取车辆本身的准确位置信息尤为关键,因为直接关系到目标位置的定位精度,而一旦定位精度较低,直接影响的就是自动驾驶安全。在高精地图构建过程中,如果车辆的定位精度不够,还会带来更高的地图构建成本。导远电子的高精度地图盒子,通过融合多种定位信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导远电子董事长兼CEO李荣熙、导远电子CTO司徒春辉、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奋合影

  “如果是通过终极人工智能去解决智能驾驶的话,理论上感知加惯导的技术路线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对于高精度IMU于智能驾驶的重要意义,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奋博士甚至如是说道。

  不仅如此,刘奋指出,IMU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地图数据中绝对位置精度和相对位置精度的聚合,并成为未来数据或者软件上车重要入口。“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和导远电子深化合作,更好地赋能自动驾驶落地。” 刘奋表示。

  当前,ADAS正快速向高级别自动驾驶进阶,在此过程中,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提升驾驶安全性、优化智能驾驶体验方面,高精度融合定位已经成了一项基础配置,在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系统中搭载。“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的,以更好地推动公司‘让每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高精度定位带来的安全和便利’远景的实现。”谈及长远的发展目标,导远电子董事长兼CEO李荣熙表示。

  编辑:黄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