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毫米波雷达PK激光雷达:行易道科技打响“平替”第一枪
智能驾驶的热潮下,汽车传感器市场的技术之争从未停歇。
2023年以来,在行业降本增效的压力下,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进而提升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成为车企及供应商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来看,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成为智能驾驶的重要方案,今年以来,4D毫米波成像雷达凭借性价比的优势,热度不断攀升,在4D毫米波雷达的赛道上,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正加速涌入,业内也在开始讨论4D毫米波雷达成为激光雷达的“平替”的可能性。
现场展示的4D成像雷达实时环视SLAM视频
1月4日,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行易道科技)在北京发布了4D毫米波成像多雷达实时环视SLAM系统,并称SLAM产品或成为4D毫米波雷达平替激光雷达的开端。
据介绍,行易道科技4D毫米波成像多雷达环视SLAM产品是全球首款实现环视路径规划的4D雷达,该产品基于4台双片级联的4D点云成像雷达,采用行易道独有的计算毫米波成像技术和融合算法,极大提升了毫米波雷达对复杂环境的解析能力和适应性,已在北京街道上实现了实时环视路径规划(SLAM),可以作为高精度环境感知核心传感器替代激光雷达,应用于智能驾驶所需要的低成本高精地图、自动泊车、自主导航等场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行易道科技创始人赵捷博士为嘉宾讲解行易道的SLAM实现进程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行易道科技开始进行成像雷达和SLAM的研究开发,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整合了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技术和SLAM算法。2023年底,行易道科技正式实现基于4D成像雷达的实时环视SLAM。在日前举行的CES 2024消费电子展上,行易道及其合作团队也将携4D成像实时环视SLAM亮相。
易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总裁江军安先生主持本次发布会
“智能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围绕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增强环境适应性、简化集成过程等方面展开。随着4D毫米波雷达的成像技术革新和性能突破,在未来智能驾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总裁江军安表示,行易道科技在4D毫米波雷达技术方面具有多重优势,产品基于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成像技术,在雷达成像技术方面有多个发明专利,尤其在计算毫米波成像方面,已与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合作多年。更重要的是,行易道还积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硬件成本,相比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与会嘉宾共同见证4D成像雷达环视SLAM发布
据悉,基于多年的技术和产品积累,行易道已经实现3D车载前向雷达的量产出货5年,并具备三年的乘用车前装量产出货经验,获得了工程化、产业化落地的国际客户认可。目前,行易道科技已与韩国晓林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与国内地图数据商签署战略合作,并携手汽车制造商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共同推进4D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及高精度地图的落地应用。
面向未来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发展,江军安表示,随着技术研发的深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行易道科技的4D毫米波成像多雷达实时环视SLAM产品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为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进步提供强大支撑,成为未来自动驾驶感知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