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掌门再出身丰田汽车,捷太格特迎来换帅

发布日期:2024-02-07·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沛洋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沛洋

作为丰田系七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捷太格特时隔四年迎来了换帅,且同样是出身丰田汽车的高管。

近日,捷太格特官方宣布,顾问近藤祯人将接替现任社长佐藤和弘,成为公司新任社长,并在6月下旬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后正式就任。

近藤祯人

掌门人接连出自丰田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近藤祯人,还是佐藤和弘,都出身丰田汽车。履历显示,近藤祯人于1963年1月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日进市,1988年3月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研究生机械工学科,同年4月入职丰田汽车,历任驱动·HV unit生产技术部长、制造开发中心负责人等职位,2024年1月成为捷太格特顾问,为执掌捷太格特做好了准备。

四年前也出现过同样的一幕。2020年1月,丰田汽车执行董事佐藤和弘进入捷太格特担任顾问一职,随后捷太格特在2月召开董事会,敲定佐藤和弘作为当时的社长安形哲夫的接班人,并于当年6月下旬正式就任。

至于安形哲夫,同样出身丰田汽车,2013年开始担任捷太格特社长一职,直至2020年6月交班。从年龄来看,安形哲夫出生于1953年,佐藤和弘出生于1956年,近藤祯人出生于1963年,借此捷太格特也实现了最高管理层的逐步年轻化。

当然,之所以捷太格特的掌门人接连出自丰田汽车,也是因为双方关系比较紧密。丰田系最核心的大型零部件厂商有7家,捷太格特就是其中一家,另外6家分别是:电装、爱信、丰田自动织机、丰田纺织、丰田合成、爱知制钢。丰田汽车既是这些零部件供应商的大客户,同样也是它们的大股东。

2021年前后,捷太格特将总部职能从日本名古屋市迁至刈谷市,总部注册地也从大阪市变更为刈谷市。“捷太格特通过将总部职能和总部地址迁移至丰田集团产业的汇集地日本爱知县,以进一步深化丰田集团各公司的合作。”该公司当时表示。

从历史演变来看,捷太格特诞生于2006年,由光洋精工(Koyo)和丰田工机(TOYODA)合并而成。其中,光洋精工成立于1921年,逐步发展成为著名的轴承生产企业,之后生产汽车转向器等零部件。丰田工机的前身则是丰田汽车的机床部门,1941年独立出来成为公司,除工业机床外,也从事汽车转向器、驱动部件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收购了Bosch Automotive的TORSEN事业部,开始生产TORSEN差速器。2006年1月,光洋精工和丰田工机合并,成立全新的捷太格特公司,业务涵盖轮毂单元、动力传动部件、电动助力转向器(EPS)等汽车零部件,以及轴承、机床等。

受益于丰田,业绩飙升

捷太格特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丰田汽车。丰田汽车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3年全球销量(含子公司日野和大发)较上年增长7.2%,达到创纪录的1120万辆;产量也同比增长8.6%,达到1150万辆。随着丰田汽车生产稳定恢复,销量提升,丰田系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普遍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捷太格特也不例外。

近日,捷太格特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财年前三财季(2023年4月-12月),该公司的营收达到14118亿日元,同比增长15.3%;营业利润为573亿日元,同比大涨7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3亿日元大涨98.6%,近乎翻番。至于整个财年,捷太格特预计,其营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将分别为18500亿日元、730亿日元和400亿日元。

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现任社长佐藤和弘指出,捷太格特曾经创下最高利润是在2016年-2017年左右,当时引领该公司业绩的正是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市场加速变革,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并不断扩大出口、海外建厂,全球汽车市场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持续发展?佐藤和弘给出的答案是“在竞争中取胜”,包括高速应对客户需求。

据了解,为应对“新四化”转型,捷太格特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例如线控转向系统、高耐热钾离子电容器、超小型差速器JUCD、VR眼镜等,捷太格特日本花园工厂生产制造的“高压供氢阀”以及“高压氢气减压阀”搭载于FC巴士、丰田MIRAI等燃料电池汽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