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峰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04-15·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郝文丽 编辑:李沛洋
记者:郝文丽 编辑:李沛洋

十年磨一剑。4月10-12日,由ATC汽车技术平台主办的第十届“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峰会”在重庆成功举办。

作为中国规模大、技术层次高、参与人次多的汽车生产制造领域峰会,“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峰会”秉承每年在国内不同汽车工业重镇轮流举办的传统,促进不同区域企业及人士技术交流,推动中国汽车制造技术飞速发展。

“第十届汽车先进制造峰会”继续探讨汽车生产智造四大工艺的热点话题,来自整车企业高层的生产战略分析,来自行业大咖的未来技术展望,以及汽车试制、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智能工厂、车身一体压铸8大板块共计100多场分享,1500+人的热烈交流,将峰会持续推向高潮。

峰会期间,《中国汽车报》就汽车先进制造技术话题对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制造运营物流副总裁纪华强、柯马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袁颖鋆进行了专访。

■ 全链路数字化,蔚来满足用户“DIY订单”需求

从代工生产到独立制造,蔚来汽车在智能化生产领域有颇多思考与实践。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制造运营物流副总裁纪华强介绍,位于合肥新桥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F2工厂),是一座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工厂。蔚来F2工厂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了传统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的矛盾局限,既满足个性化定制,又能够快速交付车辆,被称作“新一代汽车智造的样板工厂”。

蔚来F2工厂在全链智能化、工艺柔性化、装备先进性、高效产业链、低碳可持续等方面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从用户下单的那一刻起,蔚来搭建的高效智能制造系统就已经启动了。为了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购车需求,蔚来会根据用户的“DIY订单”进行定制化生产。

工厂采用“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魔方”车辆存取平台、“飞地”智能装配岛等多项前沿技术,突破传统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矛盾局限,实现了高效柔性化生产,各种配置的多样化组合多达359万种,从收到订单到整车下线仅需14天。

“魔方”车辆存取平台,将传统的平面库转化为立体库,通过穿梭机存取和升降机转运,实现灵活可调的高水平车身存储和调用能力,可结合生产情况实现动态可调的“潮汐式”的车身吞吐方式,节省工艺面积的同时,柔性化智能调度提供了运作基础,可满足白车身、彩车身的存储调用等多功能需求,不仅实现了车身立体存储分配,更保证了总装的高效率生产。

此外,蔚来在总装车间规划实施了全球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飞地”智能装配岛,通过定制的高精度AGV和智能的视觉引导机器人,将风挡、玻璃天幕、仪表台、尾门等集成在数个智能装配岛内完成安装,拥有高集约性高柔性、高扩展性、及高精度等特点。

■ 展示中国汽车工业成果,新势力使命在肩

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制造,首先要有数字化的基础。

纪华强谈及,蔚来将汽车传统四大工艺的独立的供应链资源条块数字化打通,做到信息穿透,为生产决策提供数字化基础。然后在生产线末端设置缓冲区域,将用户的订单顺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让其适应生产线的特点,同时将生产线进行改造,通过数字化系统和硬件升级,将用户需求和生产线能力平衡,最终快速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除了全链路数字化,蔚来F2工厂还是行业内首个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汽车工厂,在工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和把控,实现雨水的自然保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通过建立全厂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节省了25%的工业生产用电。

通过“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现了车间内100%无纸化生产;通过配备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节约能耗和优化碳足迹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和程序优化,实现钢铝及铝板5、6系废料分类回收,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有效降低单车碳排放;通过采用废溶剂回收、余热回收系统、中水系统等工艺技术,有效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蔚来APP进行预约,公众可以零距离接触这座全球最智能的工厂,一探其全链路智能、柔性化工艺和低碳可持续的制造奥秘。

纪华强直言,公众参观对于企业的安保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但蔚来认为,用户进一步了解蔚来的生产工艺,能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心;特别对于年轻的下一代来说,早期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启迪至关重要。

“过去几十年,中国汽车通过合资学习,建立了全球最强大的汽车产品供应链的体系。如今完全掌握了全栈自研的能力,我认为关起门来搞生产是不可取的。F2工厂不是蔚来的产品,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汽车的积淀,只是通过蔚来的手实现了。所以我们必须对外展示,展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果,提升中国汽车的全球影响力,这是造车新势力肩负的使命。”纪华强说。

■ 顺势而为,柯马展示自动化的力量

作为整车企业背后的“无名英雄”,全球化制造系统集成商——柯马为汽车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1997年,柯马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柯马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车企的重要合作伙伴。

柯马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袁颖鋆介绍,柯马最擅长的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减少人为干预,提升产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产线安全,生产模式容易复制。从服务汽车客户的角度来看,柯马希望能够在汽车产品开发设计的早期就介入,利用柯马在自动化产线设计领域深厚的技术背景,并帮助车企提高生产效率。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柯马可为新能源车厂和传统车厂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针对新能源车厂,生产线可配备先进的电动汽车装配技术,包括高精度的电池模组电池包装配、电驱动总成、车身焊装等,助力客户产品快速交付,应对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的挑战。而对于传统车厂,生产线则可以灵活适配传统燃油车型的动力总成装配工艺技术,确保规模化效益。

柯马还深耕于智能机器人技术,其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新能源车厂和传统车厂中均有广泛应用。针对新能源车厂,智能机器人可用于电池装配、电机安装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精度。而对于传统车厂,智能机器人则可以应用于传统动力系统的装配和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提升生产线柔性。

数字化时代,柯马更为车企提供数据分析与监控系统,为车厂提供实时的生产数据和运行状态监测。针对新能源车厂,系统可以监测电池组件的性能参数和电驱动系统的运行情况,实现故障预测和预防性维护。而对于传统车厂,系统则可以监控传统动力系统的生产过程和关键指标,帮助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降本增效,柯马助力车企反“卷”

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卷”成为车市的关键词,如何降本增效成为车企的头号课题。柯马通过战略协作和创新研究,帮助车企应对挑战。

袁颖鋆强调,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公司、研究机构或政府机构开展合作,分享专业知识、资源和最佳实践。通过合作,柯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技术挑战,并利用集体专业知识来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降低运营成本。

柯马积极参与领先的工业项目,例如与欧盟EIT制造社区伙伴合作,在FLEX-BD柔性电池拆解项目中持续致力于废弃电池回收和再利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其高柔性、可重复和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系统能够进一步将可持续性融入产品生命周期。

在电池测试方面,柯马参与了FASTEST项目,利用其数字化、工艺仿真和电动化专业知识,显著提高汽车电池的测试和验证速度,不仅如此,其同步工程能力可帮助客户合理组合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减少工厂占地面积,帮助电池制造商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另一方面,柯马持续投资帮助客户降低成本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展示这些解决方案的成本效益、效率和性能鼓励市场采用。

柯马提供模块化、标准化和可重构柔性生产线,帮助客户降低投资成本,产品更快进入市场。柯马在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都是一家成熟的全球汽车设备制造企业,与许多国际和本地客户之间建立了稳固合作伙伴关系。柯马将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理念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拓展和融入到非汽车制造领域,并持续通过向工业制造的各个领域提供优质的高自动化、高柔性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约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柯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研发能力,我们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帮助车企降低产线成本,更能帮助车企降低运营维护在内的总成本,帮助车企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轻量化,进而助力车企穿越周期、赢得市场先机。”袁颖鋆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