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创新研究总院:科技创新引领 做集团战略转型的先锋

发布日期:2024-04-30·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李亚楠 编辑:李沛洋
记者:李亚楠 编辑:李沛洋

4月25日,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北京车展上,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继续“唱主角”,不仅整车企业争相卷技术、卷产品、卷营销,供应链企业也瞄准未来智能低碳出行,秀出最前沿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与“新时代 新汽车”的车展主题相呼应。

在这场行业瞩目的车市盛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携旗下多家子企业品牌40余款展品亮相,涵盖动力传动与电驱动、智能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等业务领域,充分彰显其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及关键技术领域布局的丰硕成果和自主创新实力。

展台现场,中国长安创新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接受了《中国汽车报》的专访,介绍了转型升级的成果及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透露了中国长安于变革中向新而行的决心与底气。

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潮流涌动,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创造机遇,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深刻变革,也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面对新变革趋势,如何在战略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其面前的共性课题。

作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信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型产业集团,中国长安积极拥抱产业新变化,确立了“低碳化、智能化、轻量化、数字化”的新四化发展战略,加速实现全面转型。中国长安坚持以创新驱动,持续深耕零部件关键技术领域,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之路,已经建立了“3+2+N”全栈式供应能力,业务覆盖全产品矩阵。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科技创新,中国长安构建了“创新研究总院+事业部及企业”的二级研发创新平台,打造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一体化研发体系。“创新研究总院的使命就是做中国长安战略转型的先锋,引领科技创新。”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创新研究总院总经理苏岭介绍,作为集团技术底座及新技术、新产品策源地,创新研究总院联动各事业部及企业协同产品开发,统筹推进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整合集团各类资源,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孵化。

同时,创新研究总院已形成“141”业务布局,具体包括1个智能平台车一体化集成服务,电驱、电控、热管理、底盘4大系统以及1批新型零部件,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除了硬件产品,创新研究总院还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其软件产品涵盖“基础软件平台”及“各类应用软件模块”等。此次车展上,创新研究总院推出了涵盖下一代电驱、电控、热管理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等系列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产品以高效性能和优异成本为特征,叠加芯片国产化优选,有效提升了供应链技术和安全水平。

“我们着眼于为车企提供动力、底盘、热管理、控制技术等系统解决方案,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我们由单纯的Tier 1向上进化为Tier 0.5,同时向下延伸Tier 2,这样一来,既能够更好地集成系统,与车企深度绑定,也能实现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苏岭指出,创新研究总院要把产品的“效率(能效)”和“成本”打造成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车企疯狂卷‘技术’、卷‘成本’的情况下,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整车企业传导过来的降本压力,我们需要主动求变,通过加强自身的经营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去应对挑战,从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他进一步说道。

据了解,下一步,创新研究总院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141”业务布局。在未来2~3年内着重“打基础、铺平台、建能力”,支持各事业部及企业做好当期转型产品的开发;未来3~5年,将侧重“健体系、出产品、促发展”,孵化新的产品、新企业和新产品,从而更好地助力中国长安战略转型,支撑中国长安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公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