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城市NOA正在超级进化
5月14日,小鹏汽车宣布,XNGP城区智驾正式进入“无图时代”,智驾可用范围里程翻倍。比如,上海城区可用里程扩展至2.23倍,广州2.15倍,深圳2.18倍,佛山1.31倍,这几个城市的城区智驾也开启无图。4月30日,蔚来汽车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路线开启全量推送,推送范围覆盖超23万名城区用户。而最近,特斯拉FSD有望进入中国市场的新闻,也再一次甚嚣尘上,引得行业猜想纷纷。
自去年开始,城市NOA领域便话题不断、进展神速,成为汽车“新四化”变革下的一个现象级趋势。一年后再看,国内高阶智驾产业的发展加速向纵深挺进,城市NOA正创造“超级进化史”。
城市NOA的技术底气
作为智能驾驶走向高阶方案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在很短时间内,城市NOA技术已经历多次迭代与更新。从传感器感知到纯视觉,再到如今正在走热的端到端大模型,智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各自的研发路线上都有更深一步的探索。
在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华为举办2024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在原有的解决方案基础上全面再升级,并发布升级后的品牌“乾崑”。
有行业人士指出,在智驾领域,华为作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完成了从决策层,到芯片再到软件的全面布局。华为ADS1.0是从感知BEV(鸟瞰图)网络开始的,可识别白名单障碍物;2023年4月的发布会上,引入GOD(通用障碍物检测)和PCR(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现在又开始进入场景理解阶段,构成了GOD网络。
据悉,华为ADS3.0智驾方案包括GOD和PDP(预测决策规控)技术。今年北京车展上,华为展台负责人介绍说:“GOD网络不仅可识别白名单和异形障碍物,还能感知道路结构和场景语义,对物理世界有更全面的理解能力。PDP预测决策与规划网络的加持,使智驾方案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复杂路口通过率超96%。”由此,华为智驾已进入下一阶段,在整个端到端的融合过程中还包含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导航地图。
此外,华为ADS3.0业界首发车位到车位智驾领航NCA功能,实现从公开道路到园区道路,从园区地面到地下车位的全场景贯通。目前,这一智驾解决方案已确定应用在7家车企10个品牌的车型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预计,2024年内采用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累计销量将超过50万辆。
今年以来,车企明显加快了城市NOA的开城速度,10多个汽车品牌开通了全国高速及高架快速路领航功能,如小鹏、理想、蔚来、五菱宝骏、昊铂、哪吒、零跑及特斯拉等。极氪汽车旗下极氪007同样开通了全国高速及高架快速路领航功能,但极氪001与极氪009仅开通了部分城市。配装百度Apollo智驾系统的极越汽车,目前已实现90%的高架快速路及高速路况领航,年内可以实现全国城市领航。
高阶智驾快速落地背后是技术的积累与进化。作为最早自研端到端智驾的企业之一,商汤绝影在2024北京车展上发布UniAD为技术核心的端到端方案。在商汤绝影看来,大部分端到端方案采用的,是更容易落地、由感知和决策两个模型组成的“两段式”架构,两个模型之间依然存在信息传递过滤或丢失的问题。而UniAD将感知、决策、规划等模块整合在全栈Transformer端到端模型中,即感知决策一体化的真端到端自动驾驶。
为增强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的可解释性和交互能力,依托多模态大模型,商汤绝影还研发出新一代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AGI,适用场景更宽、性能更高、门槛更低,体验上做到可感知、可交互、可信赖。
产品分级更具性价比
城市NOA是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据介绍,在NOA出现前,所有辅助驾驶功能都是碎片化的,而NOA实现了点到点的自动驾驶功能,从而为用户带来沉浸式驾乘体验。自动驾驶的发展路线就是基于NOA的量产之路。
不过,不同用户对城市NOA的感知和需求存在差异。基于这个前提,如何让更多用户使用智驾服务,提升城市NOA的市场渗透率显然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中,成本也是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为了通吃市场,推出对标不同用户群的产品及服务已成为智驾企业的共识。
以30万元的整车为样本,现阶段NOA系统约占整车成本的10%,若要实现城市NOA功能,成本还需进一步增加5%左右。面对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只有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价比,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比如,智驾科技经过3年研制,推出BEV平台架构“青云”,完成对此前MAXIPILOT全系智能驾驶产品的重构,进而推出MAXIPILOT 2.0平台,并衍生出针对不同数量传感器的智驾方案。根据不同硬件配置及差异化的智驾需求,该平台进一步分为Lite、Pro和MAX共3款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案,满足5万~30万元价格区间整车的市场需求。
易航智能在2024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笃行”城市智驾平台,采用量产级BEV“灵眸”,包括城市智驾标准版、城市智驾性能版和城市智驾全能版3款系列方案。其中,首推的基于地平线征程6E的城市智驾标准版,涵盖极致性能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等高阶智驾功能,整套价格不高于5000元。
商汤绝影在追求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也十分看重成本因素。据了解,商汤绝影并没有将端到端方案全部量产,而是做了梯度规划。在后两个更高档次的智驾方案中,才有完整的可搭载上车的端到端方案,这也为其成本压缩留下空间。
华为也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发布了多套智驾方案:中高端智驾方案含激光雷达(1颗、3颗)后续加入4D毫米波雷达的方案,激光雷达的目标是围绕全天候和小目标检测能力;入门级方案以视觉ADS为主,ADS SE版本,支持高速轻松开,泊车可见即可泊的基础智能泊车能力。
百度Apollo发布了纯视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品ANP3Pro、百度地图V20版本,以及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的智舱大模型2.0等全新升级的“驾舱图”产品矩阵,借此持续发挥AI技术优势,帮助车企赢得智能化竞速赛。基于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洞察,百度Apollo纯视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品ANP3Pro,将高阶城市智驾的硬件成本拉入万元时代。
作为车企智能化的“技术合伙人”,百度Apollo还发布“芯片X计划”,只要芯片算力满足100TOPS(稠密算力),即可体验ANP3Pro的高阶智驾能力,灵活支持客户不同车型配置的需求。
构建产业链繁荣生态
在城市NOA技术的探索路径中,无论选择纯视觉还是多模态融合,产业发展都离不开芯片、雷达、摄像头、定位、数据等供应链的供给配合。随着国内高阶智驾方案的发展与成熟,产业链生态也基本完成构建。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车企“价格战”的压力向上传导至上级供应链,对“降本增效”目标的追求催生了新一批高性能、低成本的配套产品。
在重感知轻地图趋势下,激光雷达迎来快速增长,高性价比、强性能的激光雷达成为抢手货。据统计,2023年,L2自动驾驶车型中,传感器方案仍以5V1R/5V3R方案为主,具备NOA功能的新车则大多增加了激光雷达,旨在增强车辆感知能力。例如,理想L7/L8/L9,蔚来ET5、ES6/小鹏G6、阿维塔11、智己LS6等热门车型均配装激光雷达,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和华为是主要供应商。
速腾聚创在2024北京车展前发布全新中长距激光雷达MX,功耗更低,成本也更低,能大幅控制智驾方案成本。图达通在北京车展上最新发布两款产品——第3代图像级超远距主视雷达猎鹰K3与超广角激光雷达灵雀D,覆盖行业主流的1550纳米与905纳米技术路线,兼顾性能和成本优势;独特的超大视场角,更易于环视感知能力的构建,帮助客户用更少的激光雷达,高效地实现全视场角覆盖,方便应用的同时降低重复标定等额外成本。
芯片作为智驾方案的底层支撑,也正走向更高算力、更高性能。
今年北京车展前,地平线发布算力最高为560TOPS的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声称要“加速智驾‘平权时代’的到来”。
伴随汽车智能化的推进,跨域融合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黑芝麻智能武当系列是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高性能跨域计算芯片C1200系列内置了行业最高的MCU集成算力,集成万兆网络硬件加速能力,多项指标在国内乃至业界居于首位。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车企智驾才能被开发出最大的价值。”黑芝麻方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该公司与越来越多车企和智驾方案供应商达成合作,以底层芯片为智驾终局提供有力支撑。基于C1200家族芯片,黑芝麻智能与斑马智行联合打造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携手风河打造的单芯片跨域融合域控产品等也在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
智能汽车零部件的应用,也让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为企业提供支撑的云服务商应运而生。腾讯、百度、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针对汽车行业打造专属云服务。
腾讯在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发布汽车行业大模型“全域智能”方案,覆盖汽车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企业协同5大核心场景。腾讯方面此前曾表示,云上云下一体化自动驾驶存储方案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可节省50%的成本。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首席执行官汤道生表示,腾讯通过夯实云、图等核心技术能力,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筑牢底座;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一起,积极探索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汽车产业各个场景的创新应用。目前,腾讯已为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企业提供云服务。
外资供应商加入竞争
据统计,2023年国内NOA功能累计搭载量达到94.5万辆,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搭载量分别为70.7万辆和23.8万辆;预计2024年,这一配套规模将突破180万辆,2025年突破300万辆。
国内高阶智驾市场如火如荼,使得外资供应商不再“置身事外”。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在中国市场加速落地,它们意识到必须“下场”占位了。
特斯拉让国内企业又“爱”又“恨”,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有目共睹。作为特斯拉最接近无人驾驶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同时也是发展Robotaxi的重要支撑,FSD主要功能包括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目前已进化到V12版本,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实现了用户推送。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真实路况总里程已达12.5亿英里(约20亿公里),特别是引入特斯拉端到端神经网络后,特斯拉FSD变得更拟人、更智能,尤其特斯拉FSD引领的端到端算法新范式,通过模型架构创新,被普遍认为是接下来自动驾驶持续演进的必经之路,有望引领智能驾驶真正从“量变”迎来“质变”。
在中国高阶智驾领域,零部件巨头博世也出击了。博世与文远知行合作开发的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在奇瑞首款智能车星纪元ES上落地,目前已能实现高速NOA功能。这对博世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世智能出行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高阶智驾项目总监寿广渊表示,博世非常重视国内市场对于高阶智驾方案的需求,用时仅18个月,博世高阶智驾中国团队,终于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博世高阶智驾方案是国内首个应用英伟达DriveOS安全版本开发的方案,这从系统层面保证了软件安全。寿广渊介绍称,今年5月,博世将在上海、芜湖首发城市NOA;到2024年底,这一范围将扩大到至少20座城市。同时,博世作为跨国公司还拥有着另外的优势,能够为中国车企“出海”赋能更多价值。据介绍,博世德国拥有众包地图采集能力,目前已掌握累计行程15亿公里的数据,配合博世高阶智驾的算法和集成能力,对于车企海外项目的推进无疑将大有裨益。
此外,Mobileye也在2024北京车展期间全方位展示了驾驶辅助(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首次向公众开放城区NOP驾驶体验活动。Mobileye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路以理表示,Mobileye的全面方案无论是在高阶的自动驾驶,还是在辅助驾驶应用领域都有竞争力。
与不少“慢热”的汽车新系统或新功能相比,城市NOA这条赛道一经铺就自带“流量”。无论AI进化带来的技术加速,还是市场推广必需的成本降低,抑或生态构建促成的配套成熟,又或者不断有市场参与者加入导致的竞争加剧,一场关于高阶智驾的“春秋之战”已经拉开帷幕,而关于城市NOA的“超级进化”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