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IS 2024第十三届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峰会在深举行

发布日期:2024-07-02·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奕雯 整理 编辑:李沛洋
记者:张奕雯 整理 编辑:李沛洋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在这个极度内卷的环境下,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究竟应当如何挣脱藩篱,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6月29日,由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主办的主题为“布局全球产业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IAEIS 2024第十三届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峰会暨“2023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整车、头部零部件企业的企业代表与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产业内卷、技术革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共议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

“卷”字当道 中国汽车市场亟待破“卷”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东雁

作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福地”的深圳,近年来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发展迅速。据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东雁介绍,2023年宝安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24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深圳市工信局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王旭也表示,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头迅猛,2023年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达3429.3亿元,同比增长58.3%,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据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介绍,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企稳向上,“汽车以旧换新”等国家、地方促消费政策利好,汽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预计全年销量将达3200万辆,同比增长将达6.3%。

成绩喜人,但隐忧仍存。杨洪指出,虽然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增长,但利润率普遍较低。“增产不增利”的态势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整个汽车市场和产业链非常内卷,“供大于求”导致企业被迫“卷”起来,“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价格战硝烟弥漫,消费者价格预期不断降低。

杨洪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六大趋势:一是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二是行业淘汰赛进入下半场,“卷”字当道,竞争不是放缓而是加速;三是“新出海”是破“卷”的必由之路;四是AI驱动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五是舱驾一体化融合是打造产品力的有效途径;六是汽车和手机融合势在必行。针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杨洪建议:第一,提高认知是基础,建设核心能力是重要支撑;第二,系统思考自身战略规划与布局,坚定战略选择;第三,企业出海必须重视创新、长期主义、深耕本地化的关键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

针对产业内卷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认为:“我们‘卷’的问题不是好事,‘卷’是恶果,不是竞争的必要。我们希望在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去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巩固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为世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贡献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进而促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汽车产业应有的贡献。”

自主可控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抵制不健康内卷的同时,更要主动迎接产业转型的挑战,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认为,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坚定实践车路一体化发展路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架构、智能、安全、工具链、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与数据系统,凝练产品化成果,构建开源开放的共性技术与共解体系,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体系架构,并突破车路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

二是推进车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支持多城市、多场景的示范应用;

三是加速行业的协同,推动共享平台生态建设,繁荣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生态;

四是加快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叶盛基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这有赖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进步,使得整车厂不断升级发展,进而支持新兴领域不断升级,走向成熟的市场。对此他提出几点思考:第一,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新优势;第二,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升级发展;第三,高度重视提升电池企业全球竞争力;第四,科学推动车用芯片和基础软件国产化;第五,协调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生态体系;第六,坚定推进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

长安汽车技术规划专家/高级主管刘涛

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长安汽车技术规划专家/高级主管刘涛称:“整个产业或者整个行业正在发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目前我们的新技术群,就是以万物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我们各行各业颠覆式的变化,汽车正在驶向连接衍生交互、计算催生智能的时代。我们应该发展哪个方向的技术,是汽车行业应该思考的话题。”

创新为先推动多领域技术突破

想要抢占技术制高点,“创新”二字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活动现场,来自整车、零部件企业的多位企业代表分享了自身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上的实践和认识。

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高级主任王强

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高级主任王强结合一汽红旗的实践工作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的应用需求。王强认为,对于未来芯片的需求是将智能辅助、驾驶辅助和座舱融合成单颗的多域融合芯片,这是未来汽车的核心需求,而且是未来较大的价值增量。

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系统架构师杨波

聚焦人工智能的赋能,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系统架构师杨波,认为大模型把智能座舱的交互和服务设计重做一遍,对话贯穿的服务、未来汽车知识服务、履行咨询服务等都可以在对话贯穿服务中实现。不过,大模型还存在众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做好用户预期以及如何打通服务的闭环链路是亟需解决的。长依赖无线通讯以及如何实现本地化部署是关键。目前成本比较高,如何能够平衡智能感体验和成本的跷跷板效应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企业客户事业部高级经理程书意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企业客户事业部高级经理程书意则表示,对于制造业而言,要实现AI有很多基本功要做,从研发、制造到工艺,挑战很大。因此,达索希望提供一个数字体验平台,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生态链协同平台,通过3DE体验平台帮助企业从内到外进行仿真。

活动现场,电装公司移动电子事业群中国担当刘正、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吴少龙、慧荣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球车载存储产品经理史继宇、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沈小林、长城汽车智能空间产品负责人谢平生、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嵌入式存储事业部汽车市场总监王作鹏、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车规事业部总经理彭鹏、合众新能源数字架构开发部副高级总监侯亚飞、波兰贸易局驻华办事处代表莫尼等人也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精彩演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