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安森美总裁Hassane El-Khoury:在激烈竞争中靠更优质的产品胜出
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在电力需求与能源效率的双重考验中承压前行。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各类终端需求的推动下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头部公司,安森美(onsemi)2024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安森美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17.619亿美元的收入,环比上涨2%。
“半导体是当前汽车、工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三大行业得以趋势性、现象级发展的赋能者和强大的基础,安森美通过一些底层技术来支持行业技术的发展,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方面的EliteSiC产品系列以及图像传感器方面的Hyperlux产品系列,还有上周刚发布的Treo混合信号和模拟平台。这些创新的技术加上硅基的产品以及安森美在图像传感器方面的强大产品组合,成为了公司强大的产品组合支柱。”近日,在安森美媒体沟通会上,安森美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Hassane El-Khoury对记者说。
据介绍,安森美在智能感知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特别是在汽车行业的图像传感领域,安森美的产品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对于智能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安森美还研发了用于线控刹车系统的电感式传感器,进一步确保了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低功耗产品线方面,安森美提供的高精度模拟信号产品,如高精度模拟前端,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各种设备的性能提升做出了贡献。
例如,安森美于日前推出的Treo平台,就采用了先进的65nm节点的BCD(Bipolar–CMOS -DMOS)工艺技术构建的模拟和混合信号平台。该平台包括高性能和低功耗感知、高效电源管理和专用通信器件。利用这一可扩展的单一解决方案,客户可以简化和加快现有应用的产品开发,快速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中国是汽车大国,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引领者。对于安森美来说,聚焦和加大在中国汽车、电动车市场的投入,是保证其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据悉,在当前汽车行业中,安森美的产品涉及碳化硅、硅功率器件、功率IC、传感器接口、图像传感器等等,这些均是汽车行业发展大趋势中的关键零部件,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Yole Developpement的最新报告,CIS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86亿美元,2023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4.7%。另外,据YOLE预测,汽车图像传感器市场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5.4%的速度增长,从2023年的2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2亿美元。
Hassane El-Khoury进一步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气化和电动出行变革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安森美也关注包括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能源存储与高效利用。当前,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充电设施网络的不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更高功率的充电模块,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充电网络及能源存储系统,不仅在中国,也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以促进电力网络的优化使用。”
随着汽车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整车厂正面临着双重挑战,即提高能效和在各种应用中实现更优的性能。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相关企业必须采用高度集成和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来提供更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并在整个功率范围内实现更高的能效水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碳化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安森美将如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Hassane El-Khoury告诉记者,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碳化硅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都变得异常激烈。无论是亚洲、欧洲还是北美,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十分明显。但安森美在不同地区的竞争策略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无论竞争对手拥有怎样庞大的产品线或生产能力,如果他们不能在消费者最看重的地方上提供真正的价值,那么就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为客户提供最大化的价值,这是我们参与并赢得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
在电动汽车领域,安森美提供的碳化硅解决方案在动力总成系统中展现了显著的优势。Hassane El-Khoury指出,安森美的产品不仅在功率输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在减少所需组件数量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降本增效。通过这种系统级的优化,客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能的设计,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这正是安森美为客户提供的独特价值。
对于明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对半导体的需求非常高,而且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加速,明年中国的汽车半导体市场虽然不会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爆发,但仍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Hassane El-Khoury总结,在中国,安森美正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协助客户实现最大价值。安森美将持续支持生态系统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从能源生产、储能到消费,再到AI数据中心的电力转换效率提升等方面,全面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