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携手海康汽车、斑马智行发布TDA4VH芯片解决方案
4月15日,德州仪器(TI)联合海康汽车与斑马智行,共同举办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基于TDA4VH芯片的行业首款单芯片舱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此次合作以“智驾平权”为核心,通过深度的软硬件协同,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融合方案,标志着舱驾一体技术从概念迈向量产落地的关键突破。
作为智能驾驶传感器供应商,海康汽车乘用车事业部总经理高海斌介绍了公司在智能驾驶与座舱感知领域的全栈能力。凭借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与AI算法的融合,海康汽车已构建起从传感器到智能驾驶系统的完整产品矩阵,并率先推动舱泊/舱行泊一体化方案的量产。
高海斌还介绍了本次发布的核心产品,该产品基于TDA4VH芯片,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颗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及4颗300万像素鱼眼摄像头,借助RV前融合算法与BEV模型,实现AEB、ACC、LK等基础L2功能,以及HWA主动变道等L2+功能,支持ASIL-B功能安全等级,为海外市场准入筑牢基础。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在运行智驾功能的同时,能够流畅运行斑马智行OS系统,真正达成“单芯双系统”的高效协同,打破了传统舱驾分离的硬件壁垒。
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回顾了与TI长达十年的合作历程,从2016年携手荣威RX5开创互联网汽车时代的Jacinto™ 6芯片,到如今基于TDA4VH的舱驾一体方案,双方始终引领着智能汽车底层技术创新。
郝飞强调,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核心在于算力效能,而非单纯的算力堆砌。斑马智行通过Banma 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将GPU算力提升6倍以上,有效解决了内存带宽瓶颈与系统调度效率问题。针对舱驾融合的安全性挑战,斑马智行已实现内存、系统、外设三级隔离技术,并通过ASIL-D功能安全认证,为智舱与智驾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靠的底层架构。
TI中国华东区总经理沈源指出,TDA4VH芯片作为舱驾一体控制器的核心,具备三大特性,成为行业优选:在高效算力方面,其异构架构集成CPU/MCU/GPU/DSP及AI加速器,搭配高性能ISP与高带宽DDR,满足多传感器实时处理需求;安全性上,单芯片支持ASIL-D功能安全标准,集成硬件加解密模块与HSM系统,符合车规级可靠性要求;接口层面,支持多路摄像头、以太网及PCIe连接,为未来功能扩展预留空间。
沈源强调,三方合作并非简单的硬件叠加,而是通过海康汽车的传感器融合算法、斑马智行的软件优化及TI的芯片性能调优,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自海康汽车成立及斑马智行2014年起,三方在摄像头、域控制器、座舱系统等领域持续深耕,此次发布是技术积淀的集中爆发,更是面向高阶智驾的新起点。通过三方合作,降低了车企的集成难度,推动行业快速量产。
高海斌则指出,产品主打用户高频使用场景,如高速自主变道、跟车等,解决90%以上的日常驾驶需求。该方案以性价比为核心,让L2 +技术惠及更多车型。通过TDA4VH芯片的成熟方案,三方将舱驾一体系统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之下,为中小车企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推动智驾技术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