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SGS吕彬偲:深耕汽车关键领域,SGS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注入领航动能
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正加速驶向世界舞台。作为国际领先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SGS汽车服务部总监吕彬偲
4月25日下午,SGS汽车服务部总监吕彬偲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共同探讨当前中国汽车出海现状及未来趋势,进一步解读SGS如何凭借专业能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保驾护航。
■深耕行业发展铸就专业实力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权威机构,拥有超过145年的历史,在全球115个国家及地区设立了25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99500名专业员工组成的庞大团队,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其业务涵盖互联与产品、工业与环境、营养与健康等战略版图,以瑞士公司特有的精准与严谨,致力于帮助企业达到质量、安全与合规性的最高标准。
SGS与中国汽车产业的渊源可追溯至2007年。当时,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本土化生产与市场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SGS敏锐捕捉行业需求,正式组建汽车服务团队,专注于为汽车行业提供贯穿全价值链的质量保障服务。
在采访中,吕彬偲对记者说:“SGS从汽车材料、化学检测起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2010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迎来高速发展期,SGS在上海、武汉、长春、天津、广州等汽车产业聚集地布局专业实验室,形成了覆盖整车及零部件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等关键检测领域的实验室,极大地缩短了车企的研发周期,提升了服务效率。”
记者了解到,1998年,SGS集团与德国TUV Saar合资成立SGS TUV Saar,这一战略举措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此次合资,SGS不仅获得了欧盟整车认证(WVTA)等关键资质,更在技术能力与认证体系建设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将功能安全(ISO 26262)、网络安全(ISO/SAE 21434)等新型标准引入中国市场,助力中国汽车企业突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
随着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攀升,SGS于2022年也进行服务业务的战略调整,共在法规认证、智能化测试等领域持续发力,建成全球首个具备V2X通信协议测试能力的商业实验室,并推出覆盖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市场的合规认证套餐,打造“一站式”全球化服务通道。
经过多年发展,SGS已在全国设立10多个汽车实验室、20多个服务网点,拥有700多名专职员工,成为中国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领军企业。“我们在汽车功能安全领域市占率挺高的。”吕彬偲告诉记者。
■积极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
“近年来,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采访中,吕彬偲表示,SGS围绕中国车企的核心需求,在动力电池、V2X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在谈及电池性能与安全测试方面时,吕彬偲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SGS就在德国为宝马I3动力电池进行测试认证,此外多年来SGS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类电池测试经验。”他介绍,2020年,我们在重庆成立了SGS新能源实验室,已获得CBTL、A2LA等国际认可资质,并建立了全国首个获得ISO/IEC 17025体系认可的储能电池系统热失控火灾蔓延(UL 9540A)测试实验室。SGS提供涵盖性能、环境、安全及EMC等全方位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测试服务。“我们为大型动力电池开展性能、环境及安全测试,深入研究热失控火灾蔓延过程中的表现,并成为国内首家将UL 9540A落地的实验室。”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电池汽车电池安全新国标,要求不起火不爆炸,被称为全球最严格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吕彬偲对记者说:“SGS凭借我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车企提供可靠的测试认证服务,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除了动力电池,智能座舱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焦点。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舒适、安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相关政策法规也不断完善。对此,吕彬偲告诉记者,SGS推出“智慧健康座舱”金标认证,从清新空气、抗菌防霉、环保选材、座舱舒适性以及智慧交互五个维度,为车企提供全面的健康认证服务。同时,针对皮革环保及绿色认证提出的新要求,如更严格的化学物质限量、供应链透明度以及全面的环境属性评价等,SGS 也具备相应的检测认证能力,帮助车企满足市场需求。
当记者提及如何看待近期工信部对智能驾驶乱象提出强监管意见时,吕彬偲表示,SGS凭借在认证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智驾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国内自动驾驶已进入“理性上车”阶段,欧盟WVTA准入等也有了明确规范。SGS可提供 UN R171(DCAS)、ISO 26262、ISO 21434、ISO 21448等认证服务,帮助车企规避过度宣传风险,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安全轨道上发展。
■破解出海难题 为中国车企全球化护航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浪潮中,中国汽车出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吕彬偲指出,关税风波虽对中国车企出海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仅13%,国内市场饱和加剧了价格战和技术内卷,出口成为车企消化库存、提升规模经济效益的关键路径。在此过程中,SGS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全方位的出海解决方案。
在区域布局方面,我们建议中国车企重点关注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欧洲作为高端品牌突破口,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消费者对品质的高要求;东南亚是性价比市场,对价格较为敏感;中东则存在电动化政策红利。针对不同市场特点,SGS提供海外建厂全周期合规支持、整车及零部件型式认证、海外化学品与材料合规、电池法规、数据与网络安全、气候与环境适应性、路况与基建适配性等测试、咨询和认证服务。
采访进行到尾声,吕彬偲也应记者要求分享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出海案例,比亚迪云辇- X车身控制系统融合多项先进功能,为实现设计方案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完美结合,SGS功能安全专家团队与比亚迪研发团队深入交流,在场景分析、安全策略、评估标准等方面进行思维碰撞。最终,比亚迪获得SGS德国签发的基础软件功能安全产品ASIL D认证,车身控制系统功能安全产品ASIL D认证,及ASPICE CL3认证。这不仅助力比亚迪在国内市场保持强劲增长,也为其海外市场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已步入快车道,SGS将继续凭借其专业实力、全球化服务网络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深入挖掘行业新兴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