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方案”推动“人车共智慧”时代加速到来

发布日期:2025-04-29·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全面赋能,从以功能实现为导向,到以用户体验为引领,汽车进化的车轮滚滚而动,这一过程少不了汽车厂商、供应链企业等的共同努力。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东软集团焕新发布三大产品矩阵——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东软汽车行业NeuMind赋能体、东软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6.0,标志着其在推动智能出行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

应时代之变交出“东软方案”    

目前,AI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对出行的认知和期待,AI技术也使得人机交互进入了全新的境界,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而且,AI技术的融入,不仅改变汽车产品本身,也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曾在年前的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上表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重大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进入新阶段,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技术快速迭代,市场加速渗透,产业转型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关注点和竞争要素正在快速转变。”

AI技术崛起,为汽车进化开辟新径。不过,AI之于汽车,绝非仅仅是加个前缀,其内涵是AI技术在汽车全领域的深度渗透。如何在AI时代绘画出智能出行新答卷?作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创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和产业变革的赋能者,东软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上交出了“东软方案”。

汽车智能化迈入全域智能新纪元    

解读“东软方案”的背后,是其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的一次重要技术升级,不仅体现了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的突破,更对行业竞争格局、车企开发模式及用户体验重构具有深远意义。

具体来看,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通过单一芯片集成座舱、仪表、行车、泊车全功能,降低硬件成本,实现一芯多能、全域覆盖。同时,支持多域功能独立部署,提升软件迭代效率,使驾舱联动更加灵活。并且,可搭载集成高速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等主流行泊功能,并预留升级空间,赋能车型持续进化。除此之外,全面搭载自研完备的AI工具链,可快速迭代长尾问题。

简单来说,该平台就是整合了智能座舱、行车辅助、自动泊车三大核心功能,从而解决了在传统汽车电子架构中,座舱、行车、泊车系统由不同供应商提供而存在开发割裂、协同效率低的问题。而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的“多域合一”,可以通过统一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实现智能座舱交互、行车辅助决策、自动泊车控制的深度集成,降低系统复杂度与通信延迟。东软A³舱行泊产品平台可以提供从底层设计到上层应用的全栈方案,开发周期可大大压缩并且在研发成本上进一步降低。

总之,东软A³舱行泊平台解决了车企智能化转型中的两大矛盾:开发成本高企与功能迭代速度需求、用户体验升级与技术普惠难度。其影响不仅在于推动智能出行的快速革新,更在于重构“用户-车企-供应商”的价值链——车企获得“高性价比”的智能化跳板,摆脱对海外技术的依赖;用户以更低成本享受安全、连贯的智能出行体验;行业加速向“软件主导、数据驱动、生态协同”式演进。 

据介绍,A³舱行泊产品平台第一个A就是ADAS,第二个是AI,第三个是 All- in- one,全域功能集中在一个芯片里,使舱驾融合方案具备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性价比。目前是以15万左右的车为目标进行产品开发,并已率先取得定点。在东软看来,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相互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东软立足于舱行泊一体,以驾带舱,实现智能辅助驾驶与座舱体验深度融合,加速车企智能汽车产品规模化落地。

全面推动

AI技术全栈式部署和功能快速落地    

东软NeuMind赋能体是此次车展上东软带来的第二大“东软方案”。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汽车正被注入更多“感知、分析、判断”的智能特性。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赋能汽车”,智能汽车软件复杂度大幅提升,车企需要围绕各类应用场景实现AI功能的快速落地,为此,东软汽车行业NeuMind赋能体也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东软NeuMind赋能体可集成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车身、车联网等关键模块,具备毫秒级实时响应。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AI中间件和开发工具链,能够实现智能应用、感知决策算法的快速迭代与OTA无缝升级。其本质如同AI大脑,贯通感知、决策与进化链路,将AI转化为可量产的标准化能力,为车企提供全栈式智能化解决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东软NeuMind赋能体深度融合了大语言模型,支持AI原生开发框架,提供场景化智能服务引擎与个性化用户体验定制。这意味着,车企可以在该赋能体的助力下,根据自身需求,快速开发出符合市场趋势和用户偏好的智能化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而借助其“一次开发,全球部署”的能力,国内外汽车品牌也将打破技术生态壁垒,加速全球化进程。

可以说,东软NeuMind赋能体通过技术整合与行业深耕,不仅解决了企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碎片化问题,更重构了产业协作模式。它降低了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投入,使得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高效,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迈向新高度。

东软集团首席执行官荣新节表示,2025年,东软构建了“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并融合主流基础大模型的智能化能力,打造面向各类应用场景的行业赋能体。东软NeuMind赋能体的推出,也是东软集团进一步推动解决方案的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覆盖全球的全新智能出行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发布的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5.0基础之上,本次车展东软推出了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6.0,进一步完善了车载生态。

东软OneCoreGo® 6.0不仅是车载系统的技术迭代,更是从“单一功能升级”向“生态级智能出行平台”的跃迁,其意义主要在于实现了从技术产品到出行体验的全新跨越,全面赋能中国汽车企业出海。

比如,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6.0,在One Map(全球导航产品族群)+ One Sight(AR For Car)+ One Store(全球车载生态)三大产品体系基础上,新增One Pay(车载支付中心)和One Mate(AI交互中心),以更充分的AI技术,实现“导航+支付+交互”全链路升级,打造覆盖全球的全新智能出行场景。

荣新节表示,中国汽车出海机遇与挑战共存,东软推出的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能够快速适配不同国家的法规、生态、出行习惯等,满足当地用户的多元需求,帮助中国车厂弥合本土化适配性鸿沟,使其出海更轻松。这看似容易实现,实则需要多年全球量产经验的积累和完善的产品技术及服务体系建立。他强调,不论是整车企业还是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功能升级和改进时,都应充分考虑其车辆在海外的实际销售情况和客户反馈,输出符合当地的用户体验需求的技术产品。比如,目前俄罗斯市场最大的挑战就是支付方式。但东软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介绍,目前,东软已建立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与交付网络,产品和服务应用于100多个国家的1800余款车型,服务于50+全球知名汽车厂商。三大创新技术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东软也为车企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能。随着舱驾融合趋势进一步明朗,汽车生态整合与全球化适配性进一步增强,“人车共智慧”时代或将加速到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