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集团副总裁韩继军:产品领先、成本更优、稳固优势、布局海外 | 专访
“在我看来,‘强安全关注、大模型赋能、智能化提速、多模态融合’是2025年上海车展的展品所呈现出的4个关键特征。”在华阳集团的展台上,记者对华阳集团副总裁韩继军进行了独家专访。通过汽车电子头部企业的见解,我们得以窥见行业2025年的脉搏与律动。
“2025年我认为其中一个趋势是座舱域控、CMS、P-HUD、3D AR-HUD等新型零部件真正迎来规模化。我们当前展台上的展品,很多是我们5年前就开始着手立项、规划、研发准备的。在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些产品的快速规模化,市场需求开始逐步放量。”韩继军告诉记者,“我们乐见于行业智能化的发展与成熟,这对于我们而言,一方面我们的产量(或出货量)得以提升,市占率持续走高,但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这类产品(新型零部件)价格的波动性在快速商业化、规模化的过程中远比传统零部件要更大。传统零部件因为工艺成熟,竞争充分,其价格相对稳定。而新型零部件则面临着规模化后随之而来的整车企业降本压力。当然,这一挑战对所有参与者而言是公平的。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深厚、经验丰富、品控严谨、重视安全,因此我倾向认为,我们的市场机会将可能更加广阔。”
“其次,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不同‘身份’的行业玩家在沿着不同的路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韩继军向记者分析指出,“我们能够观察到偏好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在今年依然沿着这样的业务逻辑展开、推进。而这一类型,或许会随着国资央企的整合而出现新的动向。其次我们也能够观察到跨行业而来的科技巨头,他们的产品也将围绕着其自身的专长,梯次展开布局。而我们则属于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有所专精的一类(企业),在这样的竞争演进态势下,需要更加清晰地明确定位、稳固优势、发挥专长、打出差异化。”
“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需要坚持提升产品的先进性。我们需要持续为OEM提供先进的产品,提供支撑产品特性的能力,让我们的产品成为OEM车型的亮点。这是我们过往的成功经验,也必将是我们未来必须坚持的。”韩继军告诉记者,“其次是我们要抓住成本竞争力。产品先进性是前置因素,而成本竞争力则决定了我们能够走多远。今年我们从集团层面对供应链进行了梳理、整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产品成本竞争力。”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绕不开的是美国关税的相关话题。”韩继军毫不讳言,“就我们现有业务而言,我们对美出口业务不多,体量不大,因此对集团经营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是,近期的关税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首先我们将加快芯片等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工作进展。此前,我们已经在国产化方案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年,我们将与更多国产方案展开接触。在车展上,我们与芯驰科技的签约正是这些工作中的一环。其次,作为中国供应链企业,我们的出海之路不能满足于‘简单化’的贸易模式,要从‘海外布点’加速转向谋划‘海外经营’,在海外市场形成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链条,降低地缘政治对我们出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