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推车规级MCU革新存储技术,破解软件定义汽车开发与升级难题
意法半导体汽车MCU业务部门负责人Davide Santo
日前,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推出内置xMemory的Stellar车规级微控制器。xMemory是Stellar系列汽车微控制器内置的新一代可改变存储配置的存储器,可彻底改变开发软件定义汽车(SDV)和升级电动汽车平台的艰难过程。
█ 新兴车企效率跃升,半导体行业需迎头赶上
在新品发布现场,意法半导体汽车MCU业务部门负责人Davide Santo介绍,一切始于市场,也终于市场。当前,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转型与持续发展阶段,呈现出两大核心趋势:电气化与数字化。电动传动系统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汽车动力革新,更催生出全新的车辆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汽车的设计框架。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数字化浪潮汹涌,自动驾驶等前沿数字化技术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应运而生。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得以实现功能的定期更新,显著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赋予汽车“常变常新”的能力。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过程中,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始终是重中之重。并且,行业还面临着以更低成本集成更多丰富功能的挑战,这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着力点。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车企在汽车概念开发及后期生产环节,普遍存在周期漫长的问题。通常,仅产品概念生成就需耗费一年时间,研发阶段更是长达三年,而汽车生产所需时间可能更久。然而,当下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众多新兴车企展现出惊人的平台开发效率。相较传统车企,新车企的平台开发进程大幅缩短了40%。若基于现有的成熟平台开发车辆,上市时间甚至能缩短60%,部分车型从开发到上市不到18个月。
面对这一快速变化的行业节奏,为确保与汽车行业的上市速度保持同步,半导体行业亟需采取行动,以适应并助力汽车行业的高效发展。在车规级的微控制器应用方面,意法半导体更加关注于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多合一的电驱系统、ECU、I/O、区控制,因为电子控制单元进一步聚合,以及包括它的控制能力,能够为车辆未来的功能的迭代和功能的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
█ 存储黑科技:动态扩容、降本增效
据了解,不同于因需要不同存储容量而使用多个不同芯片从而引发不同芯片相关的开发和测试成本,内置xMemory的Stellar微控制器是当前市场首款可改变存储配置的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了高能效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内存容量挑战,意法半导体的xMemory存储技术可以在开发阶段或车辆使用过程中扩大内存容量,让汽车应用程序更新升级不再受内存空间的限制。
在软件定义汽车生命周期开始阶段选择正确的MCU,可确保微控制器能够为未来的软件开发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选择存储容量过高的芯片会增加成本,而选择存储容量过低的芯片则可能需要后期寻找存储空间更大的MCU,并重新测试,从而增加了开发复杂性、成本和时间。
而该产品采用从一开始就简化的方法,车企能够使他们的汽车设计更具前瞻性。这种方法不仅在开发周期的后期为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还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并通过简化供应链流程来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
内置xMemory的Stellar MCUs的价格也颇竞争力,可以节省更多成本,简化OEM供应链,并延长产品寿命,最大限度扩大跨项目二次使用率,缩短检测时间,从而加快产品上市。据介绍,Stellar P6 MCU是首款采用xMemory的Stellar微控制器,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的电驱系统新趋势和架构,计划将于2025年底投产。
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师Anshel Sag表示:“通过选择Stellar xMemory这样的可扩展MCU,工程师不必为支持新的软件功能,花费昂贵的成本重新设计硬件。无论是在开发早期还是发布后的OTA更新过程中,随着软件代码量不断增加,同一平台可以现场升级,从而显著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和维护成本。像Stellar这样采用xMemory的解决方案还能简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料清单效率。”
Davide Santo还透露,意法半导体最重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在六年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提升可服务市场的规模,能够在2030年将可服务市场规模水平扩大到16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