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国家队”布局甲醇与氢燃料加注

发布日期:2025-05-2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玲玲 编辑:庞国霞
记者:赵玲玲 编辑:庞国霞

近日,中国石油微信公众号发布标题为《“新汽油”来了!不到3元/升!》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在甲醇加注站方面的最新布局,以及对绿色甲醇燃料发展前景的长期看好。
  近年来,甲醇在能源领域的潜力逐渐凸显,由于具备诸多优势,使其成为能源转型过程中颇具吸引力的选择。在应用场景方面,甲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在此背景下,绿色甲醇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两年来,国内绿色甲醇领域投资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电力、交通、化工及新能源等多领域企业竞相布局,形成跨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态势,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三桶油”的参与。
  2024年9月,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生物质天然气制绿色甲醇项目顺利投产,为我国产出第一滴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甲醇。同年10月,大庆炼化公司生物质天然气制绿色甲醇项目成功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摘获我国首张发酵工艺ISCC证书。今年3月底,中国石油内蒙古阿拉善赛汉桃来甲醇加注站正式投入运营,首日销售甲醇2.6吨,实现当地中石油甲醇燃料销售新突破;在东北,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通过设施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大庆市月亮湖、国运两座加油站打造为首批甲醇加注站,主要服务于大庆地区甲醇公交车以及甲醇重卡,两座站点每日提枪约260次,2024年共加注甲醇2055吨;在位于贵阳市云岩区的中国石油“贵州销售”贵阳分公司黄山冲加油站,配备M100高比例甲醇燃料专属设备实现单机4枪高效服务,甲醇日均销量可达24吨,单日峰值最高突破30吨;在山西晋中,中国石油投运刚满两年的山西省M100甲醇燃料加注示范站——“山西销售”晋中分公司开发区北六堡加油站,日均可满足300辆以上汽车的甲醇加注服务,该站投运以来累计加注M100甲醇燃料270余吨,服务相关车辆超1.4万车次。
  除中石油之外,目前中石化、中海油也都在积极布局甲醇能源业务。今年3月,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潭石油分公司与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甲醇加注站点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就甲醇加注站的选址布局、充换电设施的配置,以及醇氢电动商用车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2024年10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宣布,其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1万吨/年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已获得备案。此外,中石化与吉利、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将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甲醇供应、绿色碳减排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2024年6月,中海油化学与巴斯夫共同签署一份关于建立绿色碳-化工先进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绿色甲醇与绿氨的制备与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中海油还积极推进广西北海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全力推进广西地区绿色甲醇项目的开发。
  氢能因其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等特性,被视为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三桶油”面对未来能源革命,果断积极布局。今年4月,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投运。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中国石化氢能产业布局西部地区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国石化已建成燃料电池用供氢中心11座、加氢站129座,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建成成渝万、京津唐、沪嘉甬三大氢能交通走廊,还在重庆、天津、长三角等地积极布局加氢站网络,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能源保障。
  加氢站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氢能产业的发展。“三桶油”利用自身在加油站网络布局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加氢站建设。通过将加氢站与现有加油站、加气站进行整合,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站,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供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