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从前端到后端布局中国本土市场

发布日期:2025-07-09·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沛洋
记者:张冬梅 编辑:李沛洋

恩智浦,全球最大车用芯片供应商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的飞利浦半导体部门,2006年从飞利浦分拆独立,2010年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生产微控制器(MCU)芯片、多种传感器芯片闻名,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及物联网领域。

近日,在恩智浦2025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活动中,这家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向外界展示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与丰硕成果。

强化本土团队

财报显示,2024年,恩智浦全球总营收为126.14亿美元,而中国区占到36%,远超美洲(14%)、欧洲中东非洲(22%)、其他亚洲地区(28%)。

“中国市场占据了恩智浦三分之一的销售额。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有长足进展的市场,中国的汽车工业代表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表示。

据了解,自1986年在华设立办事处以来,恩智浦深耕中国近40年,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000人,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6个研发中心、1600多名工程师,并在天津运营着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后端装配和测试工厂。本地工程团队已为中国和全球客户定义、设计和开发了 200种产品。

而今,恩智浦中国本土化迈入了新的篇章。2025年1月,恩智浦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这个事业部不仅是一个销售实体,同时整合了销售、研发、运营、质量、技术支持,旨在将恩智浦的全球资源和创新领导力与“中国速度”结合起来,运用敏捷性和创业思维来支持中国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恩智浦透露,其已经服务中国超过6000家的客户、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

进入2025年以来,恩智浦陆续发布了全新S32K5系列汽车微控制器(MCU)、可支持L2+至L4级自动驾驶的第三代成像雷达处理器S32R47等产品。

此次大会上,恩智浦推出了专为中国客户设计的IC新品——全新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BMx7318/7518系列IC产品,专为电动汽车高压电池管理系统(HVBMS)、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是恩智浦团队基于中国客户需求,以中国速度高效响应,并在中国完成定义、设计和开发的。

加码中国供应链

“虽然我们是一家总部在欧洲的公司,但我们在中国有庞大的工程和销售团队,而且中国文化也已经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当中。随着中国事业部的成立,我们将更多地去赋能中国本土团队,就像中国本地的公司,能够快速敏捷地进行创新。”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告诉记者。

恩智浦还通过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加码中国供应链。“一方面,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制造,现在我们在天津已经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封测工厂,是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对于晶圆,我们也会和晶圆代工厂进行合作。对于高端的节点,我们与台积电南京工厂合作,它是16纳米FinFET的节点。同时,恩智浦和中芯国际也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所以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前端还是后端,我们都在不断加强本土制造的足迹。”Jens Hinrichsen表示。

此次大会上,恩智浦与吉利、零跑、长安深蓝、长城等中国车企官宣了新的合作项目。其中,恩智浦与吉利汽车研究院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双方宣布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旨在通过芯片创新,助力吉利加速智能化技术的研发、验证与产业化落地。

恩智浦与深蓝汽车的合作始于2009年,此次双方续签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整车动力控制、无线通信等关键领域,深化产品设计与前沿应用研发合作。

恩智浦还与长城汽车围绕ADAS、电气化、车载网络等领域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并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联合研发和定义。

此外,恩智浦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则始于2015年。此次恩智浦宣布,S32K388应用于零跑全新的LEAP 3.5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同时,随着基于该架构的零跑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B10的发布,也实现了恩智浦S32K388的全球量产首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