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汽车:做笃行务实,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助力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今年一开春,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骏汽车”)先后向四川省通江县和云南省梁河县分别捐助了总价值60余万元的10辆国五唐骏汽车。当被问及为何捐赠车辆时,唐骏汽车董事长薛兴震说:“扶贫帮困,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走近唐骏汽车,记者才发现,在当下快节奏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这样一个潜心研发、埋头苦干、热心公益却极少宣传的企业却低调得有些“格格不入”。
♦ 对品质始终如一的执着
唐骏汽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定点汽车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生产轻型汽车的厂家之一。凭借60多年专业汽车制造的深厚积淀,唐骏汽车厚积薄发,战略转型后在2017年实现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三大产业板块取得了强劲的增长势头,T系列轻卡同比增长88.4%,特别是以T7为代表的中卡产品增幅200.5%;K系列同比增长256.7%;专用车同比增长90%;特种车销量同比增长39.8%;新能源汽车也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唐骏汽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外出口同比增长30%,连续四年实现同比增长。目前,唐骏汽车已遍布全国城乡和世界五大洲。
在商用车整体市场表现并不乐观的当下,唐骏汽车能实现持续的逆势增长,这与其产品质量的稳定密不可分。薛兴震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为了提升国内产品的质量,国务院和首都新闻界联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质量万里行活动”,“近些年来,国家的这项活动已经停止了,但我们还在坚持,依旧沿袭传统把9月定为每年的质量月,为下一阶段的生产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很多企业在质量检测上下功夫,但在薛兴震看来,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为此,唐骏汽车在行业内首创了“自检互检”制度,即“两检三不”,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输出缺陷。“我们从前年提出了这一口号,去年逐渐落实完善,今年形成了制度并列在考核标准的第一条,希望从奖惩规范开始逐步培养员工自觉形成质量意识,最终达到全部产品的零缺陷。”薛兴震说道。
♦ “唐骏村“在全国遍地开花
良好的市场表现还源于对潮流节奏的精准把握,近年来唐骏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异军突起,尤其是纯电动物流车板块增势强劲,“因为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在研发筹备物流车产品,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市场,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必然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薛兴震介绍,因为布局早、对三电技术掌握成熟,唐骏汽车的纯电动物流车在市场大潮来临时显得格外得心应手,去年进入北京市场时,除了当地的福田汽车,唐骏是唯一入围的外地品牌。
强劲的产品力更需要配以优质的服务,唐骏汽车提出的口号是“两全服务”,即全程呵护、全程陪伴。用薛兴震的话来说,唐骏汽车一辆6万~8万块钱,虽然看起来不贵,但对于以此为生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家里的一个重要财产,如果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故障,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可不小。而且商用车用户不像乘用车用户,选购前多上网查询比较,农民往往跟风购买、不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商用车辆,因此唐骏汽车从售前选购到售后维护,随叫随到、全程陪伴。
也正因为如此,在全国500多个销售网点、上千家服务站覆盖的区域内,因为口碑相传,很多村子几乎家家户户买唐骏车,这样的“唐骏村”现在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
♦ 立志打造中国轻卡第一车
在做好产品和市场的同时,唐骏汽车也不忘回馈社会,如捐出一天收入的“慈心一日捐”、援建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大学生、灾区救助等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唐骏汽车每年都要组织和参与很多。“就拿我们今年给贫困地区捐的汽车来说,是我们在当地考察了山区的实际情况,专门选择了性能好、适合爬坡的车辆来捐的。捐钱很快就会被花掉,但车是生产工具,打个比方,我们希望不只是捐蛋,更想送给他们能下蛋的‘鸡’。”
如今,低调务实的唐骏汽车在新能源、无人驾驶、国六产品等行业重大发展趋势上,都走得很早、也走得很稳。薛兴震回忆,在国四排放标准刚刚实行时,有些同行预测像唐骏这样没有大资本背景的车企,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被最先淘汰。“然而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了、行业地位提高了,我们的企业虽然不大,但是扎实走好每一步让唐骏汽车很有底气。”
2018年,唐骏汽车的目标是市场份额再提升,再增加至少100个销售服务网点,为用户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笃行务实地向“中国轻卡第一车”的目标迈进。而如何更好地回馈社会,薛兴震的回答质朴而真切:把企业做好,让员工过上好日子,为国家多纳税,如果还有能力再尽可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我们想做的那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