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应用预研课题验收会召开 搭建技术应用平台 推动产业成熟发展
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月9~10日,甲醇燃料应用预研课题验收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对甲醇动力燃烧和热力燃烧领域以及甲醇燃料相关的20个预研课题进行验收,并布置了下阶段工作安排。
据悉,甲醇燃料应用预研课题是由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为贯彻落实八部委《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建设陕西省甲醇燃料技术装备创新中心,研究讨论出涉及甲醇动力燃烧和热力燃烧领域以及甲醇燃料相关的预研项目,并对提名推荐的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进行了合理性筛选,对各课题研究内容和结题报告进行逐项审议,并提出调整补充意见。
♦推动产业发展 为全面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榆林碳氢研究院率先从基础层面挖掘出甲醇燃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题,并把核心的创新点和解决方案一一提出,旨在面向甲醇燃料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着眼于甲醇燃料行业整体发展需要,推动成熟技术产业化。”陕西省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延兴告诉记者,榆林碳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于2018年10月25日成立,公司承建“陕西省甲醇燃料技术装备创新中心”,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江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和榆林学院,围绕煤炭清洁利用和甲醇燃料技术装备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技术研发、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
冯延兴介绍说,榆林煤、气、油、盐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富集,预计“十三五”末,榆林具备年产100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同时,榆林将以甲醇车用燃料发展为契机,推进以甲醇为基础的高端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技术装备、加注体系等产业)、低碳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建设,以甲醇汽车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制造业,旨在率先把榆林建设成为全国甲醇经济产业高地,赋予榆林世界一流高端化工基地更深远的内涵。
据了解,2014年榆林矿业集团承担工信部甲醇重卡试点任务,3年运行,印证了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的可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榆林作为国家能源转型的前沿重地,中国能源革命的主战场就是煤炭清洁利用,发展煤炭-甲醇燃料-内燃机产业链,通过理念、制度、工程、技术的综合创新,榆林矿业集团在国家能源转型进程中走到前列。
“下一步,榆林碳氢研究院通过精准识别市场需求,围绕甲醇汽车、国六标准、燃料电池、配送加注体系、标准、立法等方面,综合规划甲醇产业体系建设,为下一步榆林全面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冯延兴说。
♦替代石油进口 将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
据了解,综合考虑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能源结构和甲醇汽车的环保节能优势,如果甲醇燃料能够较大份额的成为车用替代燃料,将会对我国能源多样化战略、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状况、突破煤炭利用中环境治理困境提供助力。
2018年3月1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将甲醇汽车提到汽车产业和消费市场的面前。《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在5个地区共计10个城市进行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中,1024辆甲醇汽车累计行驶里程1.84亿公里,消耗甲醇燃料2.4万吨,充分验证了甲醇汽车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指导意见》总结了甲醇汽车试点成果,同时也谈到了甲醇在船舶、工业锅炉、采暖供热等多个应用领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中国推广甲醇,不仅仅只针对甲醇汽车产业,真正的目的是推广甲醇燃料的应用,替代石油进口。”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秘书长魏安力向记者表示,榆林碳氢研究院和陕西省甲醇燃料技术装备创新中心正是站在能源多元化应用的角度,组织筛选了20个预研课题,课题本身不仅对榆林市的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还对我国下一步开展甲醇燃料应用和推广带来一定帮助,甚至对国际甲醇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在甲醇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沿,我们有理由相信甲醇作为替代石油的能源,一定能有它的产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一定会被社会广泛接受,也一定会在装备制造业里大放异彩。”魏安力最后强调说。
编辑:赵方婷